国内上座部的佛教道场———护法苑(Sasanarakkha Buddhist Sanctuary)其住持为奥佳智达长老(Bhaddanta Aggacitta Mahāthera),他在2001年成立护法苑时的因缘是,感觉到马来西亚缺乏培训本土上座部佛教男众出家人的道场,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是模仿其他南传国家的做法,但这些南传国家或已加入属于自身的风俗文化。因此奥佳智达长老成立的护法苑,是想以戒律为依归。
培训本土出家人
古玛拉比丘(Kumara Bhikkhu)是目前护法苑的代住持。他受访时说,从一开始,奥佳智达长老建护法苑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建一间栽培上座部佛教男众出家人的道场,因为他看到培训本土出家人的迫切性。
“因为本地人到外国的南传国家去出家,他们都要面对语言、食物及气候等的挑战,但如果在护法苑,就可免了这些挑战,可专心学习。”
古玛拉比丘表示,过去护法苑曾举办过10次的出家生活介绍课程(Introductionto Monkhood Program),提供机会给有心出家者和任何男性参加,只是效果与反应不太理想,现已停办。他认为参加课程后的人最终没出家,是有自身的因缘与条件,当中有很多人选择到其他的南传国家如缅甸和泰国出家。不过,也有人并没参加课程,却也愿意跟随奥佳智达长老出家的。
老师同意方可向他人学习
“现在奥佳智达长老不再为人剃度和培训出家人,所以我会成为出家者的戒师,同时也是他们的阿阇黎。所有的初出家者将当至少1年的白衣(持八戒准备出家者),接着是受比丘戒,至少要5年跟是师父学习,但只要获得老师的同意,不一定5年都要向同一位老师学习。”
了解源头才能连根拔苦
古玛拉比丘分享,有意出家者将会学习戒律、禅修及佛法。“很多人以为出家是为了禅修,他们认为禅修就是修行,其实禅修并不是修行的全部,修行包括了戒行(断贪嗔痴)和定慧。”
他继说,护法苑的培训方向是依据原始佛教经典所说的戒律来学习,如何成为上座部佛教僧人,也就是在戒律和定慧(禅修)上的学习。
“很多人对护法苑的印象是,它只是给受过高深教育者出家的地方,但其实我们也有高中程度的出家人。虽然我们所教的禅修方式是四念处禅法,但出家者过后可以自由的选择他们所要学的别的禅法。”
已有16年戒蜡的古玛拉比丘,出家前在马大念教育系。他说,自己受了奥佳智达长老的影响,认同正法应超越正统及传统,主要是导向苦的止息,那其教义就是正法。所以他会使用一些新世纪或心理学的方式,协助到来向他学习的人处理一些情绪与心理的烦恼。
古玛拉比丘继分享说,他在缅甸禅师德嘉尼亚(Sayadaw U Tejaniya)的教导下收获良多。“在面对痛苦时不是去压抑,而是去了解苦的源头,如此才能真正把苦连根拔起!”
古玛拉比丘简介
◆1999年出家,出家后在护法苑接受奥智达长老尊者(Bhaddanta Aggacitta Mahāthera)教导,过后跟随缅甸德嘉尼亚禅师(AshinU Tejaniya)习禅。
◆具开明的态度,认为正法超越传统。凡能引向灭息痛苦的方式,就是正法。
◆善于运用自身的教育专业,以及采用多种语言(英语、华语和福建话)为不同传承的信众弘法。
有关护法苑背景
◆属太平内观禅协会所有,占地约10依格,是静修的好地方。
◆2004年,护法苑设计获得大马建筑物公共及公民建筑物组杰出设计奖,外形如度假屋般,与一般典型的佛教道场不同。
◆除供佛教团体办禅修营外,也开放给非佛教团体(包括其他宗教团体)或商业团体来办活动。
◆位于海拔200米的山上,温度很冷,故中心所有建筑物无冷气设备。
联系:05-8411198
网址:http://www.sasanarakkha.org/
面子书:Sasanarakha Buddhist Sanctu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