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拍照,但不是人人都是“摄影师”。唯有“专业摄影师才能有效用镜头将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事记录下来。
“与有声视频不同,照片仅以画面来表现和强调情节。”
专业摄影师许志强如是说。
志强从小喜欢艺术,储蓄一年买部傻瓜相机,12岁便开始了拍照经验。念广告设计时正式学习摄影。后来从事销售工作,却感沮丧、辛苦,也抱怨。在社会兜转一圈,于婚前买了部单反相机,令他重拾对艺术和摄影的热诚。起初,他为朋友拍摄,2007年成立Inlight Photos网站后,开始摄影生意。
爱的互动感染旁人
他为现实生活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希望制作出有永恒价值的照片,因此喜欢捕捉难忘的、生命的特殊时刻,如婚礼、准爸妈的喜悦、新生儿的喜悦、小孩第一天上学和家庭照。“婚礼当天,新人的心情是蛮复杂的,激动之余,还有感动,比如他们谈及恋爱过程、与家人的关系、与父母的不舍等;家庭照中,亲子沟通和互动过程自然且充满爱意,旁人感受得到。”
他说,一些拍摄过婚礼照或家庭照的顾客会回流,在晋升另一阶段时,继续拍摄。比如怀胎时、生第一胎时与孩子开始上学时。“有一客户,在孩子1岁时就开始作拍摄记录,至今已第四个年头。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而拍家庭照,希望把他们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当他们回顾,会知道那个阶段是个怎么样的过程。”
照片能将会过去的事物、时刻定格、存留。
“每个人会起不同反应,有的会更加感恩,或许过去能够帮助他在未来走得更好。有个朋友看了家庭照、他与太太一起走过的日子,非常感动。
那些曾经觉得厌烦的事、无以名状的结顿然揭开,恢复了与太太的关系。”
胶卷相片无法替代
科技进步在摄影界有明显的体现,方便携带之余,也可即刻看到拍摄效果和制作成果。许志强解释,胶卷效果比较真实、有艺术美感,对比色调、光感、清晰度皆佳,能很好地表现细节,这些特质在今天的数码相机还无法取代,需透过电脑软件做后期编辑方取得胶卷相片效果。“专业摄影师在拍的那一刻已拍对,少有做后期加工,后期编辑只为要获得符合需求、理想中的氛围和色调。”他现在尝试透过数码摄影器材,表现出胶卷的特色。
他说,在欧美、澳洲等地,有的摄影师完全使用胶卷拍摄。“胶卷摄影有考究。当地的婚礼较小型,流程也缓慢,较多在户外进行。马来西亚的婚礼,特别是华人婚礼讲究‘多’,宴请时有者上达1000桌,摄影师可以说从早到晚没得好休息,也没能花时间慢慢拍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光线,欧美、澳洲的阳光比较温和,我国的较强烈,呈现出来的颜色会不同;温度也会影响胶卷相片的品质。”
开始摄影事业后,许志强购置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多年至今,“它只是工具,照相成果好不好是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科技一直在革新,消费者永远追不上。同样的,科技、硬体设备若好好利用,它们能帮助国家发展。”
日常点滴、喜怒哀愁都是珍贵的人生过程,尤其爱,让人展颜欢笑,所以很多人喜欢将欢愉的时刻捕捉起来,画面是温馨、阳光的———幸福是众人的盼望。另一边厢,战地摄影师、纪实摄影师,同样透过肃然、无生气的无声影像告诉读者———国家安定是人民的盼望。
现今世界各地国情令人堪忧,志强提醒基督徒们,当下欢愉时刻,无论如何美好,是短暂的,勿一直停格。“要放眼永恒,勿忘了为什么我们信耶稣,因为福音使人与神的关系和好,有永恒的价值在等着我们。”
效法耶稣牺牲的爱
摄过无数婚纱婚礼、家庭照,他认为:“花费很多钱,在美丽的场景办很隆重的婚礼、请名摄影师,关系中若没有爱,这些都是徒然,幸福只是那么一天。而我们的信仰要求我们无论疾病、经济多差、好与坏,婚姻承诺能持守下去、重视此后的发展才是最重要。婚姻家庭的建立,若没有主耶稣先爱我们,我们很难爱彼此,人容易自我中心,总是将他人的弱点放大,鲜少宽容,反而建立仇恨。效法主耶稣牺牲的爱,我们才能够爱人爱得透彻。”———婚姻生活本来就是一场不能伪装的真实接触,是真枪实弹的考验,主必得在当中引领。
许志强也热衷于时尚摄影和特殊摄影,如生活写真、肖像、行业、旅游、空间。若出国工作,就会拍一些街景、建筑、环境等国外生活情调。他也是名专业插画家,曾在出版社、广告业和动画业工作多年,深厚的艺术基础,作为养分,为他的作品观点和想法增值不少。
“Less is more and simple is nice”,这信念大大体现在他的摄影风格里。“光是上帝创造的元素之一,很自然、很美,善用就能很好地衬托画面质感,所以我比较喜欢采自然光拍摄,风格自然、简单为主,这样比较耗时,但概念、效果就比较持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