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宗教
Viewing all 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世界为我牧区 约翰卫斯理寻根之旅

$
0
0
甫出机场,我们风尘仆仆、马不停蹄踏上3小时的车程,前往英国北部一个小村庄———爱华(Epworth),约翰卫斯理(卫理公会会祖)的出生地,兴致勃勃开始了“卫理宗寻根之旅”的第一站,心情丝毫不受时差影响。 我们抵达时,司机在宁静的镇上兜了几圈,才找到约翰卫斯理的父亲撒母耳牧师当年牧会的圣安德鲁教堂(St Andrew's Church)。 300多年前,约翰卫斯理(1703-1791)出生于此镇,在19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5的他与弟弟查理士(1707-1788)的感情最好。 6岁那年,家中发生火灾,约翰卫斯理在熊熊烈火中被人从窗口救出。这件事使他父母更视他为将来神必使用的孩子,并把他喻为“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撒母耳牧师于圣安德鲁教堂牧会39年,并担任教区长,教堂四围有多座坟墓,撒母耳牧师之墓立在教堂旁显眼的一角。离开时,教堂顶楼敲起悦耳的钟声,仿佛为我们送别。 带领教会复兴运动 第二天(5月20日),我们抵达英国西南部的布里斯托(Bristol)城市,参观约翰卫斯理年轻时开设的第一间布道所。布道所建于繁忙的街道旁,踏进门口,约翰卫斯理的铸像立在小花园里,被喻为“马背上的宣教士”的约翰卫斯理,一生骑马和乘船旅行了2万5千里,足迹踏遍英伦。他后来带领的教会复兴运动,绵延数百年,跨越各大洲,遍及世界(目前全球有7000万卫理信徒)。 布里斯托是约翰卫斯理和弟弟查理士早期牧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开始帮助社区穷人的工作。如今被称为“The New Room”的教堂,楼上仍保留他们的房间,查理士房里的照片比哥哥的照片多,尤其是介绍他妻儿的相片。此外也有他们的家具以及约翰卫斯理留下的信件等。 教堂内最吸引我们的是一高一低、一前一后的双层讲台。数位妇女因教堂的周年纪念正忙着以鲜花布置教堂,我不禁联想是否与约翰卫斯理的“灵命复兴日”有关。约翰卫斯理于1738年5月24日于伦敦的亚尔得门街(Aldersgate)觉得“心里异常火热” (I felt heart strangely warmed)的经历,成了他的灵性复兴日,深深奠定了塔信仰的基础,使他领悟到“人的得救是他对上帝的信心,而不是靠自己的行为求取神的喜悦”。而查理士的铸像立于教堂后面,仿佛意味着他始终成为哥哥在事奉上背后的得力助手。 画像挂在右墙 第三天,我们游览被喻为英国皇族和学者之摇篮的大学城:牛津。我们在导游买了入门票之后到大学最大的学院———基督教堂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参观了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和餐厅(Great hall)。我因女儿所托,先到二楼餐厅拍照,我和各国的游客排队步入餐厅,跟着指示绕了一圈,最后在步出餐厅前,才发现约翰卫斯理,并与历年来在不同领域有杰出表现的校友画像(有首相、将军、教育家、政治家等)并挂在右边墙上。 之后,我在参观大学的教堂时,也在地砖上找到约翰卫斯理和弟弟按立为牧师的“记录”。祖孙4代都是牛津大学生的约翰卫斯理,于17岁(1720)就读基督教堂学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查理士6年后也就读于该学院。兄弟两人后来在大学开始“圣社”(HolyClub)组织,被人称为“循道派”(Methodist),约翰卫斯理也给循道派下了一个定义:“一个遵循圣经原则而生活的人。” 起初,他们一星期聚会一次,互相勉励读有益书卷、谨守主日、领受圣餐,后来改为每晚都聚会,大家一起祷告、读经、检讨一天生活的过失,渐渐地再定一星期有两天禁食祷告。后来,他们透过“圣社”向社区提供服务,包括给予附近贫民生活上的帮助、探访监狱的囚犯等,约翰卫斯理也将大部分薪金捐助穷人。 反映简朴生活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约翰卫斯理于伦敦的教堂(Wesley's Chapel)与故居。抵达时,午餐时间崇拜(Lunchtime service)正开始。我们得到教会一位同工接待,临时当我们的讲解员。我们在教堂旁的小房里发现创作9千多首圣诗(发布的约有4000多首)的查理士用过的风琴。透过简短的影片了解约翰卫斯理传福音的足迹,藉着画像,我们看到他生平的介绍,如火灾逃生记、露天布道(站在大木头上讲道)、躺在床上临终的一幕等。狭窄的故居,无论客厅、书房、地下室厨房或睡房,简单的家具都反映了他简朴的生活。 教堂后的花园乃约翰卫斯理的安葬之地,我们在这里默默哀悼这位上帝重用的仆人。临别前,我们在约翰卫斯理的铸像前拍全体照,铸像下刻着其名言:“世界为我牧区”(The world is my parish)。 离开伦敦继续往巴黎、比利时、荷兰。在巴黎,团友们于专卖店购物。在比利时,我们度过一个完全放下工作、尽情说笑的夜晚,也惊叹日长夜短的初夏。来到荷兰,当站在“巨大”风车面前,见证风“静中带动”发出力量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重新回到约翰卫斯理兄弟的身上,“风随着意思吹……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8)若不是圣灵动工,约翰卫斯理岂能在英国教会面临大危机时期,成为英国历史上伟大的灵性复兴运动的关键人物? 耶稣升天前曾对门徒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若不是圣灵动工,我支离破碎的生命,又如何能走到今天?

少了执着 多了办法 ——访佛教音乐工作者何灵慧

$
0
0
本地佛教音乐工作者何灵慧先后制作的三部佛教音乐剧都观赏过,但一直没因缘访问她。 这回由于重演《天心月圆》的原故,有机会了解其学佛与制作教音乐剧的因缘…… 1.试分享学佛因缘。 何灵慧:因为姐姐满香法师出家,所以有机会接触佛法。去到寺院就觉得很舒服,很亲近。 在美国念书偶尔也会到道场。 毕业回国后,自己念的电影及舞台制作在马来西亚的佛光山派上用场,协助拍了一些佛教纪录片,并参与一些大型佛教活动。 1995年我有机会发表佛曲专辑《灵心慧语》,这整个过程也造就了我的学佛因缘。但真正让我走进佛教,应是从《释迦牟尼佛传音乐剧》开始。 2.当初怎会有创作佛教音乐剧的念头?面对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何灵慧:有一次与前辈张记福一起拍摄纪录片,午饭闲聊谈起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我说释迦牟尼佛的故事搬上舞台应该很精彩。只不过是发个白日梦,谁知道会成真。 几个月后,张记福向刚来马来西亚上任的满亚法师说起我的想法,就这样在1999年促成佛教音乐剧《释迦牟尼佛传》演出。因为是第一次做音乐剧没有经验,所以过程中学习很多,但因为找到合作无间的团队,加上主办单位的全力支持,其实筹备过程算是非常顺利。 至于遇到最大的挑战应是演出场地。我们的演出地点是在武吉加里尔布特拉室内体育馆,那是一个没有舞台,没有设备的场地,要建一个“剧场”很不容易,所以必须面对很多的技术上的问题。所幸后来都一一解决顺利演出。 3.如何通过佛教音乐剧来表达佛法? 对佛教音乐剧弘法成果有何看法? 何灵慧:因为因缘具足,演了音乐剧《释迦牟尼佛传》,才明白原来舞台演出可以感动并启发那么多人。马来西亚其实有很多人才,我想可以继续做下去,所以过后就开始筹备第二部音乐剧《天心月圆》。 我一直希望可以把佛门里感人的故事呈现在舞台,音乐剧是非常精彩的表演形式,每一次的演出,我们都希望观众能得到视觉及听觉上最高的享受,而演出的音乐剧的内容又可传达佛法。 4.你先后导过3部佛教音乐剧,最满意是哪部?或分享3部佛教音乐剧的特点。 何灵慧:《释迦牟尼佛传》、《天心月圆》、《雪域上的光芒:文成公主》其实都各有特色。 佛陀是觉者,我们的导师,弘一大师、文成公主也为佛教作了诸多贡献,他们都在体现圆满的生命,值得我们敬仰。 《释迦牟尼佛传》及《雪域上的光芒:文成公主》属于历史钜作,一个故事发生在印度,另一个则在中国及西藏,因此风格很不一样。 至于《天心月圆》则比较靠近近代,较贴近现今的观众。 5.艺术创作总会面对掌声与评批,你如何看待这两者? 何灵慧:艺术创作本来就很主观,我一直创作令我自己感动的作品,希望用音乐剧形式把这些伟大的人物及故事搬上舞台,也尽力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最好。 所有的艺术作品当然会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庆幸这么多年的海内外演出都得到不错的评价,也感动很多人,这些都是我继续走下去的最大动力。至于批评,只要是有建设性,我虚心接受,只求精益求精,但如果是恶意的评判,我通常一笑置之。 6,创作佛教音乐剧对学佛带来怎样的碰撞?会加强对佛法的认知吗? 何灵慧:我想若不是制作音乐剧,我或许不会真正学佛,最多只是做个名义上的佛教徒。 因为要创作佛教音乐剧,我必须找相关资料,所以过程中得到很多有关佛法的知识,也因为音乐剧,我认识很多善知识,包括很多的法师,他们令我学习良多。 创作及演出过程必然会有些挫折,但因为有佛法,少了执着,多了办法。 重演弘一大师 动人修行典范 1.为何会有重演《天心月圆》的想法?演出的内容与之前有何不同? 何灵慧:在欧美国家,一部音乐剧通常会演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们于2004年及2005年在吉隆坡演出《天心月圆》约20场,而每次的演出口碑都很好。 其实弘一大师的故事应该有更多观众,我相信11年后再重演会有新的观众群。我真心希望能有多观众有机会看到这部体现人性的真、善、美的音乐剧。 2.你在2005年因演出《天心月圆》到中国拜访弘一大师故居,当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何灵慧:能亲自到访大师曾生活的地方,采访与大师相关的人物,包括大师的孙女李莉娟、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刘资平的儿子刘雪阳等,可以说是很大的福报,因为与他们谈弘一大师,得到的是第一手资料。 纵然相隔几十年,也没亲自接触过弘一大师,但因为他们的关系,言谈中可以感受他们对弘一大师的尊重以及影响。李莉娟是佛教会理事,本身也是临摹祖父弘一大师书法的专家。丰一吟曾跟随父亲丰子恺的脚本,是画家也是作家。刘雪阳更因为感恩弘一大师而在中国平湖建立一个规模蛮大的弘一大师纪念馆。 弘一大师的精神不但深深影响他那一代的人,也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我相信未来还会影响新一代的人。目前就有学者专门研究他,包括我当年们曾采访的陈星学者。 3.弘一大师对你在学佛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何灵慧:弘一大师在出家前教绘画及音乐,他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是:“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要做一个好的艺术家,首要重视人格修养”。由于自己也从事艺术工作,所以时时提醒要提升人格修养,我认为人格修养也是学佛的基本条件。 另让我特别佩服弘一大师的地方,是他的“做什么像什么”,那种专注是修行的最好典范。 4.你对重演《天心月圆》的演出有什么期待?希望观众从中体会到什么? 何灵慧:11年后再一次演出《天心月圆》,主要是希望有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一出精彩也很有意义的音乐剧。这次我们用全新的演员,将会有新的火花,我很欣慰新一批的年轻演员都很用心及用功。 我希望透过这一次的重演,让大家认识弘一大师这位非常了不起的伟大人物。每一次的演出都须要很多的因缘来成就,并不容易,希望观众把握这难得因缘来观赏《天心月圆》。 5.下来会有什么新的创作吗?创作佛教音乐剧对大的难题是什么? 何灵慧:今年11月份会有一个以华人籍贯为主题的演出。 其实创作佛教音乐剧跟其他音乐剧没什么不一样,只是主题上的选择。创作的难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做最好的演出,再来就是观众不够多,这并不是演出不好看,而是国内民众没有看音乐剧的风气及习惯。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观众。 佛教音乐剧《天心月圆》演出内容 ◆全剧描述李叔同先生/弘一大师19岁到63岁的人生,剧长两个半小时,分两幕,17场景,包括天津市景、日本樱花街景以及下雪场景等等。中场休息15分钟。 ◆全剧演员32人,工作人员约30人。 ◆此音乐剧结合西方交响乐、中国华乐以及新世纪音乐。剧中歌曲及音乐为原创,当中也会以李叔同先生的一些作品作串场。 ◆舞台及灯光设计斑斓多彩,以抽象、气氛营造为主。 ◆服装以时代背景作根据。全剧有超过200件服饰。 佛教音乐剧《天心月圆》演出详情 日期:4月17日至26日 地点:klpac,pentas1 时间:星期三至六晚上8时30分 星期日下午3时 热线:03-22762077018-2666900 网站:http://www.asiamusicalproductions.com 何灵慧简介 ◆毕业于美国迈亚米大学的电影及戏剧系。 ◆1999年制作首部我国佛教音乐剧《释迦牟尼佛传》,受邀到新加坡、南非以及印尼演出。 ◆2004年制作另一部佛教音乐剧《天心月圆》。 ◆2005至2007连续3年制作《圆满的生命》乐、舞、剧赏析会。 ◆2008年制作第三部佛教音乐剧《雪域上的光芒:文成公主》,受邀到台北、北京、西安、新加坡及韩国釜山演出。此剧获“马来西亚权威艺术奖”(Boh Cameronian Arts Awards)最佳导演。 ◆2009年《释迦牟尼佛传》于国家剧院举办10周年盛大演出,同年于“马来西亚权威艺术奖”荣获10个奖项。 ◆2010年邀制作爱国音乐剧《Kita》,同年制作《花啦啦歌舞团》音乐剧。 ◆2013年4月制作《圆满的生命3———大地终曲》。

死亡,别狂傲

$
0
0
《死亡,别狂傲》这首诗的作者约翰唐恩(1572-1631)是著名的英国基督徒诗人,也是牧师。他的这首诗就像一篇文辞优美的讲道辞,来势汹汹威权慑人,且毫不客气地直接对死亡提出控诉…… 《死亡,别狂傲》这首诗一起首就很典型地充满宣告:死亡,别狂傲。纵或有人称你声势骇人,然而并非如此/那些你自信可以打击,有永生的人是不会毁灭的/可怜的死亡,你未能杀我/从憩息与睡眠,(这不过是你给人的形象)产生不少乐趣/这样,更丰富的还要从你而产生/而瞬间我们当中最好的人都随你而逝/他们的身体得安息,灵魂得释放/你不过受命运、机缘、帝王、绝望者奴役/与毒药、战争、疾病为伍/然而罂粟或符咒也会使得我们入睡/而且比你的魔力更高明;你为甚么沾沾自喜? /短短的睡眠过后,我们将在永恒醒来/而死亡遂不再逞威。死亡,你要永远消逝。 诗中可看出唐恩完全颠覆了一般人对死亡一面倒的看法———恐惧。他提到一般人看死亡,是一个和生命对立、甚至是敌对的,而且称之为“声势骇人”。唐恩不但不恐惧,还正面对死亡宣战,这在中文诗里实不多见。 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民族对死亡都是采取避讳不谈的态度;因它来去无常、冷酷无情,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生理现实。所以死亡既不受欢迎,也不会被人所接受,它只会使人失去今生所拥有的一切,也逼使人进入一个不知的未来。死亡是一条孤单独行的路,没有现成的资料使人理解死亡,也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体验报告,只有一大堆的揣测和想法。 孤独中的同行者 死亡虽有这么多问号,临终之前倒是一个预备死亡的美好时光,若有一个人在此时相伴,安慰,分担惧怕,陪伴同行,死亡便不是那么令人震慑和可怕的。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专为垂死病患及家属提供“缓和性”与“支持性”医疗照顾的医疗设计。早在纪元前,希腊学家柏拉图在《共和国》书中曾提倡过成立一个称为“温暖之家”的医疗照顾单位,为贫穷生病人士提供短期照顾与身心抚慰。 中世纪时Hospice是指提供往圣地朝圣或旅行的人中途休息、重新补充体力、增加信心与活力的中途驿站。直到19世纪,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引申其意成立特殊医疗机构,专门为协助癌症末期垂死病患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途。这种兼顾身体、心理和灵性照顾、服务理念的诞生,为“临终关怀照顾”建立一个初模,并开创了一条服事临终者的路途。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所施行是秉持“以人为本”的概念来推动。在临终关怀体系中,优先考虑的永远是病人,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权,无论是例行检查、换药、清洁、关怀谈话等,任何行动都要征询病人的同意才能进行,因为那是病人的生命和身体,他才是主角。唯有让病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病人的生命才能完全得到尊重,并保有自己的尊严。 临终关怀亦称为“安宁照顾”,其基本理念是坦然面对死亡,照顾者以同理心来对待临终病患。而最重视的是病患个人的需求,并不是以医护人员的想法,而是以病患或家属的希望来护理。临终关怀疗护要帮助临终病患了解死亡,接纳死亡的事实,达成身、心、灵的完整医治。运用专业化的缓和治疗与护理,以减轻末期病患生理上的病症,还有症状上所产生的不适与疼痛。 它也提供末期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关怀,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鼓励病患与亲友间的沟通与互动,并提供病患及家属相关的咨商与心理辅导,并为无法住院的病患提供长期居家照顾与定期家庭访视。 回顾死亡而超脱 每个病患都有他独特的生命经历,每一段都会拼凑、交织成病者自己的故事。探索个人生命故事的基本理由是:过去的经验,可提供关于个人的兴趣、价值、能力、动机和性格。 经过叙说、组织,皆会反映与透露出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人生价值。 病人在与灵性辅导员接触后,往往会有一些“特别的触发”,对生命的真谛会有深一层了解。 临终关怀的收获 在临终关怀疗护中,灵性辅导者与病人并非只是单向付出关怀的关系。辅导者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也是对生命内容的重新体会与了解。与病人同行同理的过程中,灵性辅导者有机会更真实面对生死,对所信的有更确据的感受和认知,从与病人的互动中看到生命的不同面向,进而有许多收获。 有些灵性服事者看到自己能真正纾缓病人的疼痛,或让病人有一刻愉快,都会有很大的鼓励与成就感,也了解到这份服事的可贵。 辅导实务 灵性辅导者陪伴临终病人时,要注意过程中分复杂的情绪感受———留意病人心灵上的的困惑和不明确的思绪。这期间病人会有愤怒、抑郁、麻木的情绪,要合理地处理“陪伴”和“静独”,提供适当的感情和灵性上的支持,另要安静及客观聆听,适当时给予适合的反应和支持,也要注意彼此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辅导者可为病人祷告,让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息。这时可为病人作“生命的回顾”,肯定他的一生是恰当的,让病人的心灵停止争竞,息劳归主。

菩提心是觉悟的心

$
0
0
策旺嘉措仁波切与本地信众很早就结下因缘,他在国内拥有不少弟子与信众,经常不定期来马弘法与教导信众。这回他是应邀出席由《慈悲》杂志主办的“三大传承法师心灵对话”的讲座会。策旺嘉措仁波切这回也顺道带来其第一本中文翻译的书《菩提心的入门指导》与本地信众结缘。 借此因缘,我询问策旺嘉措仁波切有关“菩提心”的定义。“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若要证悟成就佛道,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基础,也是修学大乘佛法必备的资粮。因要利益一切众生能超脱轮回之苦,所以要发用菩提心去修学菩萨道。”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 策旺嘉措仁波切继补充,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个面向是慈悲,另一个面向是智慧。佛教讲叙我们的生命是无始劫的轮回,每一期的生命里都有无数的父母,因此要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看待,因此会想要终止他们的轮回之苦,这是慈悲心的展现。但要带领众生走出轮回之苦,要有智慧,要对真正的实相(空性)有体会,要真正体悟到空性才有能力去帮助众生完成修证的觉悟之道。因此慈悲与智慧两者皆很重要。佛教同样很强调出离心,因此问策旺嘉措仁波切,出离心与菩提心这两者在修学上要如何平衡?“出离心与菩提心两者都要并重重,不能偏颇。出离心是要明白轮迥是苦的实相,明白世间不具真正终极的快乐,但要了解这一切需有智慧,而菩提心当中包含了智慧,缺一不能解脱。” 策旺嘉措仁波切表示,事实上出离心与菩提心两者一起修学并不困难,它们可相辅相成,因为无法理解世间是苦就无法生出离心,一旦没有出离心,就无法升起菩提心,去协助受苦的众生离苦得乐。 修学上无固定秩序 “对一般人而言,或先有菩提心,因比较容易产生,过后当真正想要帮助众生出离轮回,渐渐也会产生出离心。”策旺嘉措仁波切强调两者在修学上并无固定的秩序与模式,要看对方的心态与根基,有些人是先有出离心才有菩提心,有些人则相反。 哪凡夫应如何培养菩提心,如何拥有如菩萨般精进勇猛?策旺嘉措仁波切分享,藏传有自身的修行次第。一开始,要了解与接受有轮回的存在,而每一次的轮回都有照顾我们的父母,这份父母的恩情要学习回报,但不仅要回报这一世的父母,也要回报生生世世的父母。因此自然就会产生要利益一切众生的菩萨特质,发愿要帮助一切众生寻求解脱。 “快乐可分两种:一种是世上的快乐,是短暂的,而佛教所追求的是终极的快乐——解脱。回到修学的层面,我们要用‘三慧’去修学,‘三慧’即是闻、思、修。只要我们能坚持,慢慢就会拥有像菩萨般的勇气与力量。” 【对谈可促进了解与包容】 策旺嘉措仁波切这回来主要是参与“三大传承法师心灵对话”的讲座,因此问仁波切对谈的意义。“佛教三大传承的对谈当然有其正面意义,三大传承其实都是佛陀的法教,核心的思想大同小异,只是在一些修持与法义的理解上有些不同。我们可借对谈产生互动,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彼此借此因缘曲了解不同传承的见解,并进而借由这种对谈的方式,这回达到了解与包容的效果。” 根基不同需求不同 至于现产生一些传承的宗教师会批评另一些不同的传承,仁波切表示有所感慨与感触。“佛陀说法之所以有‘三转法轮’,就是针对不同众生的理解能力而设立,不同根基的众生就会有不同传承的需求。三大传承其实是一脉相连,只是有些宗教导师或许理解上不够全面,才会发生不认同或诽谤其他传承的不如法做法。” 策旺嘉措仁波切强调不仅佛教传承里不应互相指责,更不应批评其他的宗教,因每个宗教都是为帮助不同众生在灵修上有所成长,因不同众生有不同的需求,只要掌握这原则就不会批评。策旺嘉措仁波切长期在西方世界教学与弘法,他也趁机会分享了东西方信众在学佛上的差异。“东方信众一般上对佛教的传统观念有所认知,对业力,福德与因果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谈及福德与植福就会很容易去实行,但要进一步修持却无甚兴趣,他们们在佛法教育的认知上较弱。而西方信众对一些佛教的传统观念不很熟悉,但西方人却注重教育,他们在对佛法的教理会很认真去探讨,只要选择了佛教,一般上会在修持上很用功。” 【师徒关系应相互检视】 藏传佛教宗近十多年来在西方世界发展快速,除了是越来越多的密宗上师往西方弘法,另外的原因是密宗的一些教法或许很适应当前西方人的心灵需求,能较快处理与解决他们生活与情绪上的一些问题,很受用。当然,由于快速的发展,导致产生一些负面的丑闻。 针对这一点,策旺嘉措仁波切分析,以前当一位藏传上师要向学生传法时,要一段时间去慢慢引导对方,但目前进入快“快速”年代,造成师徒之间太快就建立关系,彼此并没真正了解,造成一些负面现象的发生。 “严格来说,上师与弟子皆需经过一段时间来检视对方,经过了检视才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过后才决定‘师徒关系’。”至于当前流行“Guru Shopping”,这种现象是否健康?,策旺嘉措仁波切笑言这无所谓,不是什么坏事。 “若是学生在每一次的Guru Shopping中学到一些法,用心去体会与学习,这也不错。最怕是跟一个,丢一个,找到新上师,就一直数落批评‘前上师’,这就不太好。”由于长期在西方国家教学,策旺嘉措仁波切对于佛教团体是否适合参与社会运动有其看法。 非暴力是基本底线 策旺嘉措仁波切表示佛法有许多的善巧方便,而在一个共生的世界,对社会议题与公共议题关心是应该的,但非暴力是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底线。 “当前的公共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可从人权与人道立场来参考,可依据现实的需要去参与,只要秉持合平的方式去参与是可鼓励的。” 策旺嘉措仁波切简介 ◆1954年出生于西藏南部。 ◆1962年出家。 ◆24岁时获印度鹿野苑的瓦拉纳西高级西藏佛学中央研究院第一名的最高荣誉,且获达赖喇嘛颁授银牌奖章。 ◆1983年,被前宁玛派的领袖贝诺法王(HH Penor Rinoche)授予堪布(佛学教授)的头衔,并授权教导,授予灌顶,并提供个人指导。 ◆现是宁玛派学院(Ngagyur Nyingma Institute)南卓林寺(Namdroling)三大资深堪布之一。在世界各地的白玉中心成为指导上师。

复活节特辑:遥想复活

$
0
0
记得初信时,一次查经,我问为何复活必须是第三天,招来带领的姐妹当头棒喝,说是第三天就是第三天,不应质疑,我感到似乎不慎触犯天条。问不行,人还应该有思考的自由吧。 基督教有不少教导是要付诸行动的:做光做盐、行善、饶恕人、施怜悯等等。可是每当想到复活就是一愣,不知拿它怎办好。它,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到、知道它存在,却只能从远处观望。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否则我们的信也枉然,可见复活是主立下的基石,无人可代劳。但我们不能叫人复活,虽也曾听说远在非洲与柬埔寨信徒祷告后有死人复活之事,毕竟它在日常生活中连偶然发生也谈不上。唯一可做的是望着它遐想。 年岁增添,经历多了,会有更深的体会。 一次追思会,礼仪完毕照例与众人排队瞻仰遗容。虽也知道经化装师处理,那安详的脸孔却是错不了。根据《圣经》,他不是死了,而是睡了,正等待复活的那天。想象这副躯体有一天会起来,复活的神秘更是有增无减。那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保罗曾说,主耶稣再来时从天降临,去世的信徒要先复活,与存留世上的信徒一同被提到云中,与主相遇,永远与主同在。与其说那是天方夜谭,是世代持守最久的神话,不如说那是天大的奥秘!主耶稣既然已死里复活,他再回来,把我们提到云中,亦非难事。 两极对比皆在曲中 一个星期日下午赴国油音乐厅,只因马勒的第二交响曲,题为“复活”。马勒的交响乐中生、死、祸、福、明、暗并列,各种两极对比都在其中,甚至重叠。第一乐章的一些高潮是残酷的爆破,震耳欲聋,浓密的音海体现一种人无法胜过的力量在肆虐,人只有哀号、呻吟、甚至歇斯底里地嘶喊。在厚重的音响中,马勒将人定胜天撕得粉碎。 一个多钟过去,苦难中夹着对永恒的憧憬,最后乐章有大型合唱配合。据说马勒写作此曲时,一直为终曲的复活选择乐器而伤脑筋。后来他参加某丧礼,听到教会诗班献唱,突然灵光一闪:要加入的“乐器”非人声莫属!的确,即使听者不明白歌词,加入合唱是恰当不过的。复活本是身体活过来,理所当然要让上帝造的乐器——人声来颂扬。在这终极的关键点上,人不能缺席,不能假手于乐器,人的声音要发出,这为神为人而设的大结局而发出大赞美! 复活音乐渐次推向高潮,简直雷霆万钧,人声齐唱,乐声鼓声齐鸣,令听众不能自己。曲终之前的一个转调是神来之笔,令人感到一种境界的提升,宛如天开了,让人得窥复活的荣耀。 复活节特辑 音乐是一种奇特的艺术,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仍不觉得长。复活是极大的盼望,而越大的盼望越要等待。马勒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先将世上苦难聚于一炉,接去终乐章的死亡、复活,功力非凡。听马勒,似乎是对这奥秘的预尝,从远处观望。虽未尽得,也已尽力揣摩,更持续引发遐思,意犹未尽。 真正的复活更美——我们去世的亲人、朋友,比我们先去的、遇害的、惨遭不幸的、失踪的,只要心中怀着信,都要在那复活里团聚,永不分开。人生不免有的各种缺憾,复活能将一切转为无憾,回头重看,感到人生与永恒挂钩,自有无穷的意义。 时候未到,我们只能尝试揣摩其意义,反复思考,即使用上一生也值得。因为时候将到,复活将成为现实,每个相信的人都在其中有分。

永恒的憩园

$
0
0
现在中学生考《中国文学》,必须读一本姚拓改编的《憩园》戏剧。 书名虽为《憩园》,但围绕在憩园里的人物,一点都不能安息,没有一个人得平安。 建造“憩园”这座家园的杨家主人——杨老太爷去世几年以后,杨家第二代因家道中落而不得不争吵着要变卖“憩园”。后来,“憩园”终于被卖了,败家子杨痴梦自我流放,要给心灵赎罪,至终病死狱中。 姚国栋买下“憩园”后,亦不得安宁。他有忙不完的应酬,天天往外跑,很少留守“憩园”,小虎溺病最令他心里震撼愧疚。 对于姚太太万昭华来说,“憩园”就好像一个鸟笼,困住了她的理想和愿望、身躯和心灵。丈夫的不了解、前妻之母赵老太太的鄙视与压迫,小主人小虎(前妻的孩子)的不敬与叛逆,都令她无法休憩。而小虎也不愿呆在“憩园”,“二世祖”的脾气让他在家称霸,不爱读书,只会逃课,赌博,整天只想到外婆家和表兄弟们纵情玩乐,他最后死在“憩园”外。 其实,在这动荡不安的世代里,我们的确找不到恒久的“憩园”,因为自从人类犯罪以来,罪恶的苦果充塞遗传,我们活在罪恶的爪牙和辖制里,苦不堪言,我们每天都面对天灾人祸、生离死别,仿佛是一种咒诅和宿命。 可获曙光希望 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耶稣基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原来,苦短的人生并不尽然灰暗绝望,我们可以获得另一种曙光希望。在咒诅似的宿命里,有一位神可以破灭它,然后给我们重生。那神就是耶稣基督。 仰望天空,一定有一个永恒的憩园,那就是天堂,那就是耶稣的怀抱。坟土只是我们必朽身体安葬之处,但我们的灵魂可以在上帝的怀抱里安息。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使我们的身体暂时睡了,我们不朽的灵魂却已经安息在天堂里,在耶稣那里,有一天我们苏醒。 朋友,你该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当你信靠耶稣基督那一刻,你就得到了憩园,你在这世界就找到了真平安、真幸福、真目标、真快乐,你就预尝了天堂的福乐。那是最美好最蒙祝福的。

传闻法师 以行动力行菩萨道

$
0
0
由传闻法师带动的“行者培训营”已迈入第十一个年头,并也进入第32期了。 现特走访“行者培训营”发起人传闻法师与传灯助教道和法师,分享“行者培训营”的因缘与成长点滴…… 世上每样东西都是“因缘和合”,因此传闻法师也与我们一同分享“行者培训营”的缘起:“2003年我参加一个名为‘生命教育课程’活动,课程里融入心理学与情绪管理等内容,主办单位虽不是佛教团体,但感觉上整个课程很有佛法的味道与体验,自身很受用,因此萌起办‘行者培训营’的想法。” 传闻法师当时也感觉到一些信众虽学佛多年,都面临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上的难度,知行很难合一。因此她认为“行者培训营”可帮助学员在思想上做改变,建立正确知见,同时通过大众的力量往内关照。2004年,传闻法师就办了第一期的“行者培训营”。为何命名为“行者”?传闻法师笑言这里的“行者”意为“将佛法化为行动的三宝弟子”。但她补充,其实在《华严经》或佛教一些经典都有提及行者。以前,佛弟子发心出家要当两年的行者,现韩国佛教还保留了这种传统,反而中国佛教却没有了这种传统。 提升学员生命品质 “行者培训营”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增上影响力”——戒定慧信愿行,第二期则为“组织和合修练”。时间为三天两夜。参加第一期的信众方可参加第二期。“整个培训营的重点是提升学员的生命品质,进而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型。只要满18岁以上就可参加,对佛法不了解也没关系,其他宗教信仰这也可参加,曾有基督徒前来参与培训营,因为培训营没太浓的宗教色彩。现也有提供英文翻译,因此也有印裔学员前来参与,受英文教育者也欢迎参与。” 内容紧扣戒定慧 “行者培训营”虽没有过多的佛教名相和淡化了佛教色彩,但实质上,内容还是紧扣着佛法,如“戒、定,慧”的修学。 “我们用改变旧有习惯来薰习‘戒’。举例我们一般上见面都爱称呼‘阿弥陀佛’,但我们改为‘我祝福你’。一些人刚开始很不习惯,那是一种对旧习惯的执著。我们在培训营学习转化固有的习气,学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至于‘定’,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希望通过活动来练习如何专心与专注。而‘慧’有两种,一种是智慧,另一种是慈悲。活动会引发学员培养与启发慈悲善心。” 因缘具足,“行者培训营”现也走出国内,跑到海外去。 传闻法师分享,北京有位法师觉得她的“行者培训营”很特别,于是邀她去北京办过一次,后来该法师也带领一众弟子前来马来西亚参与。 今年的因缘也来到了香港。有一年传闻法师在新加坡遇上来自香港的大观禅师,对方也是韩国崇山禅师的弟子,他对传闻法师带领的“行者培训营”很有兴趣,因此也特邀传闻师父今年9月去香港办“行者培训营”。 检视成果觉欣慰 “行者培训营”已迈入第11年,内容与架构上并无太大改变,而每次参与的学员约百多人,各年龄尽皆有。“行者培训营”靠口碑,参与过的学员因有所收获就介绍家人与朋友前来参与,每期报名人数还算理想。 “行者培训营”已办了30期,因此特请传闻法师回顾过去与检视成果。 传闻法师欣慰表示收获还算丰盛。“第一,我们培育了‘助教’,有些学员因参与后,有所得,就申请为助教,发心来扶持。目前每期的培训营约有30至40助教帮忙,他们各师其职。第二,我们也培育了‘传灯助教’,因法要如灯火继续点燃,万一有天我不在,有其他人可继续承接,可利益更多人,因此传灯助教很重要。” 走过11年与办了30期,传闻法师表示“行者培训营”会继续办下去。“培训营推动的是行动力,扩大心胸,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 传闻法师不断与年青人在一起,加强她对年青人心态的了解。她感叹以前学佛较单纯,但现在学佛较复杂,资讯与诱惑很多,学佛不容易,专注更不易。一般上年青学员缺乏宗教情操,这点需要加强。 道和法师:培训营造就出家因缘 道和法师未出家前,活跃于佛教团体,也常参与活动。她发现佛教有种现象,办活动或爱参与活动的人不太有兴趣了解佛法,而喜欢研究义理的人则不喜欢参与活动,两者好像有矛盾。道和法师认为两者其实可以结合。 当年她参与了第一期的“行者培训营”,当义工,以双重身分参与,结果受获很多。接下来,每一次的“行者培训营”她都参加。后来她成为“助教”,再成为“传灯助教”。 “‘行者培训营’让我体会到,活动与修行其实可以相辅相成。”道和法师于去年出家。她坦言“行者培训营”对她走上出家之路影响深远。 “我在‘行者培训营’中学会打开心胸,提升菩提心,体会到要为众生服务生,因其实是众生一直在成就与成全我们的修行。”道和法师进而分享,很多人学佛修行会认为远离人群较容易修行,其实我们一般人无法离开人际关系,而人事的相处才是最大的考验,我们可从人群中学习,那也是修行的好因缘。 “由于要保温,培训营后学员可继续参加‘行愿茶会’,通过彼此的分享与共修的力量自我提升。” 道和法师发心要成为传灯助教,因觉得“行者培训营”应一直办下去,去接引更多人,让更多人获得生命的改变与成长。 案例分享: 1.有一位女学员,她是家暴受害者,父亲从小经常向她施暴,因她与父亲的关系非常恶劣,从不开口叫父亲。 她参加“行者培训营”后,有所体会,但心中多年的纠结还是无法打开。五年来她不断的改变,也不断的忏悔。终于有一天,她开口叫父亲,并第一次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人因心胸开放,原本紧绷的性格现变得开朗与活泼。 2.另一位是男学员,大专生时来参加“行者培训营”。他的性格蛮偏激,对什么事都看不顺眼,心理有很多不满,即使学了佛也一样。 他在参加“行者培训营”后,慢慢改变,变得不再那么愤世嫉俗,较容易与人相处。他也成为公司连续两年最好的员工。 由于自身收获良多,他带了父母与家人前来参与。 何谓行愿茶会 “行愿茶会”每隔两个星期六进行一次,每五次为一期。行愿茶会分三个阶层进行,各阶层皆以不同的经论做题材,分别是《十大愿王》、《心要法门讲记》、《六祖坛经辨正》以及《楞严新粹》。 学员将会作心得报告。参加者将学习“聆听、欣赏、接纳”其他学员的意见,不论是非、对错、好坏,不下断语与不作评论。它透过研讨的方式,训练跳出自我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欣赏别人的意见,培养观察、关照和自觉性。研讨后,大家回去整理全部学员的意见,把别人的优点吸收过来,加以融会贯通,建立新理念。 信愿有多深行愿就有多强 文:传闻法师 “行者培训营”现已办了30期。从摸索到稳定期大约要花七至八年。这是从“助教”的成熟度,和对课程的相应来衡量。当一位初学佛的行者从课程中的学习并且把它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进而能有深度体会,同时升起信心,才称得上是“成熟”。当助教进入成熟阶段,他们会自动发愿长期的护持行者培训营,让更多人受益。大家都知道修行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习气。贪、嗔、痴的根本是无明既是我执在作怪,只要在刹那放下自己,那就让本自具足的智慧与慈悲同时显现。在这次的课程当中,有一位谢行者,已学佛三十多年,对佛法认识很多,同时也在发愿要成为一位最慈悲的人。 愤怒浊气回归柔软慈心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他确实很照顾身边周围的人,表现出他的慈悲心,但是在进行某个活动的时候,他忽然生起了“放弃”帮助某位学员的行为,还生起自大傲慢之心。此时,经过我对他的棒喝之后,亲睹他瞬间放下自己,从全身充满愤怒的浊气顿时回到柔软的慈悲心,完成该交的功课。这一幕非常美!活动结束后,谢行者告诉我,为了感恩三宝的教诲,他发愿要当厨师煮三餐供养行者培训营的参与者。这是我第一次在课程中清楚看到只要跟着课程的进度学习,接受任何的引导,必定可以很完整的通过戒、定、慧的修行,然后对法起深信,而发愿行菩萨道广度诸有情。戒、定、慧、信、愿、行是行者的慧命状态,流动着宇宙法则,这是真理,也是一条成佛的导航。我非常感谢谢行者的精进和用心把课程上的学习兑现。让其他行者同时对课程加深信解。体会到信有多深,愿就有多大,行愿就有多强。我把行者培训营增上影响力定为文殊法门,一般人认为文殊法门只着重在智慧,其实智慧不离慈悲,慈悲不离智慧。他们是一体两面。 第31期《行者培训营——增上影响力》 主办:鹤鸣寺 参加资格:公众人士(18岁至60岁) 日期:5月8日至5月10日 报名截止:4月26日或额满 地点:鹤鸣禅寺 Hoeh Beng Buddhist Temple 18A, Jalan Raja Bot, K L. 联络: 鹤鸣禅寺(03-26929839) 道和法师(012-3076613) 网址:www.hoehbeng.org

世界书香日特辑:住在人群中读《柬宣18年》后感

$
0
0
宣教的教会是合神心意的教会。透过宣教,信徒体现信仰,实践“大使命”。卫理公会在海外宣教的国家包括泰北、缅甸和印度。十多年前在泰北建立了25间教会和一所学校。缅甸南板的宣教事工始于2008年,而印度宣教始于5年前。 因为宣教,使我对刘素兰姐妹的著作:《柬宣18年——蒙福的宣教十架路》,特别感同身受。作者素兰在柬埔寨宣教,单枪匹马,一人上阵,“走进人群,住在他们中间”,而且一住就18年。 《柬宣18年》,由文桥传播中心出版,素兰说:“这本书,是我写了20多年的宣教札记中,整理出来的文章。我希望看了这本书的人,更积极参与、支持、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百姓和群体,让经历战争贫困、天灾人祸、受欺压逼迫的人们,能有更美好的将来。” 上帝选人,并不“按理出牌”。素兰在念大学时,原立志从商,赚钱过安逸日子。大三那年,她参加泰南的短宣,在勿洞山顶往下望,她看到前马共建立的友谊村及和平村。素兰写到:“这是一群在动乱挣扎、环抱理想、寻找方向的人们居住的地方。难道这就是他们生命落脚之地吗?”勿洞有8万人口,素兰当时回应主的呼召,说:“大学一毕业,我就到这里来!” 父亲生病成宣教拦阻 父亲因肝受损,体内出血,成了素兰宣教的拦阻。当素兰面对大学末期考试,忙着修改毕业论文时,再次传来父亲因吐血入院消息。在教会领袖带领下,教会弟兄姐妹到医院为父亲捐血,父亲后来也信了耶稣。 素兰相信,“既然是主的呼召,一切后果由主负责,我只需要信靠顺服祂。”她继续写道:“去泰南宣教之前,因为我父母、弟妹都信了耶稣,家庭聚会就在我家开始。每个星期,加影生命堂派一位弟兄来我家带领查经,今天,这聚会已成为一间教会——万津福音堂。”让素兰更释怀的是,信主之后,母亲后来也带领阿姨一家人信主。 遇车祸险成植物人 1993年底,素兰在泰南遇到车祸,脑遭到震荡,险些成为植物人,也使她的泪腺受影响,导致她将近一年不能流出眼泪。 这场车祸,使她再次觉悟,“人的生命是神所赐,本应完全属于祂。” 痊愈后,她于1994年前往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装备,两年毕业后,正式踏上柬埔寨宣教之路。 经历磨练,信仰坚固 曾宣教的人都知道,这事工不是沙盘推演,是真枪实弹的挺进。初到柬埔寨,她因水土不服腹泻了两个月。她要学柬语,她经历文化“震撼”——人随时可为几块美金而杀人。在那里,法律没有权威。 素兰在一所政府批准的“非政府组织”——“平安生命关怀服务中心”(SLCC)落脚,并开始工作。警察时常到补习中心找麻烦,她收到警告她关闭中心的匿名恐吓信件,那时柬埔寨的政治局势极不稳定,用枪杀人是平常事。“一晚,补习班刚下课,我们刚和学生说再见,一个男人就不幸在门外被枪杀。”素兰和同工的姐妹各买了斧头,也买了手提警报器,并考虑要留下还是离开。她及时联络母会加影生命堂,教会教导她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步骤去面对……她们向驻柬马来西亚大使馆、柬国内政部和合作委员会报告有关恐吓信事件。最后,她还是留了下来。 服务中心每3年要更新证件,以继续透过教育、医疗和卫生设备帮助当地居民。素兰说:“从第一天踏足柬埔寨,我们从来没有为了方便而贿赂政府。我们依靠上帝,按《圣经》原则办事。” 栽培基督徒事工 透过两年制的训练和一年门徒密集训练,素兰与同工栽培了24名基督徒,其中14名学生在教会和社会服事。大学电脑系毕业的毕雅纳,成为金边教会首要负责人。教会理事洪拉斯美和太太布尼,积极在教会事奉。布尼自小患小儿麻痹症,信主后,扭曲的性格慢慢转变,不再恨父亲和婆婆。另一位姐妹丽雅斯美,在茶胶省教幼儿园,服事人群。中心和教会设立“伯大尼”之家,不但为从乡下到城市读书的大学生提供男女宿舍,也提供大学生专业和“学习一技之长”贷学金。 提到“不堪回首宣教往事”,素兰至今仍想不通,为何自己被栽培10年的弟兄“出卖”。当初,这位弟兄到中心上中文班,于1998年信主。后来,他遇车祸,教会帮他付医药费,并提供教育补助金让他完成高中学业。当他去新加坡受训时,加影生命堂的会友亦全心全力帮助他。当他毕业回来,成为中心的全时间同工时,他嫌中心给他生活费低,并开始做破坏的工作,使教会分裂。遗憾的是,他最终还离开了教会。叫人感动的是,去年,素兰在一场婚礼上见到这位弟兄、太太及孩子,她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并祝福他们。 子宫长肌瘤 2008年初,素兰发现子宫长肌瘤,当时教会正处艰难状况,使她无法离开“弱小”的弟兄姐妹,回国动手术。经过挣扎,也经过祷告,她在“心里平安”的情况下,让一位来自中国、70多岁的女医生为自己动手术。 18年来,她经过惊涛骇浪、暗流汹涌,她也经历“洪水泛滥,耶和华仍坐着为王”的黄金时代。

自他和宇宙间寻求平衡 ——王振威谈嘉旺竹巴法王的环保理念

$
0
0
由王振威居士翻译,嘉旺竹巴法王(Gyalwang Drukpa)所著的《快乐,一直都在》目前在台湾热卖,国内书店亦引进。嘉旺竹巴法王被誉为佛教的“环保战士”,现借“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特走访王振威,谈法王的环保运动以及他个人对教界“环保运动”的看法…… Q请分享你认识嘉旺竹巴法王的因缘。 答: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早在1997年就和他结下法缘了。那时是于吉隆坡马佛总举办的“净土共修弘法大会”。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为他们在宣传手册上所写的文案标语如下:“四十八愿弥陀净土——现在修行;不可思议华严境界——当下体证。” 然后,在因缘的安排下,我又陆陆续续替法王口译了不少的演讲、灌顶、传法等活动。 Q谈谈你对嘉旺竹巴法王的印象,他在佛法的教导修持与所关心的议题。 答:感觉上,他是个有话直说、勇于担当的佛法行者;不管你是谁,他都不改本色、永不卖帐。对一些人来说或许这是“执于己见”,但我有时觉得这正是“择善固执”、守卫正法的一种行为表现;在慈悲之余有着针砭时弊的大智慧和勇气,和蔼可亲却又不失威严庄重,这是我对他的基本印象。 另一个印象是:他对于女尼们地位的提升和尊重,还有在环保各大课题方面的关注和影响力,也是相当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学习的。 Q什么因缘下翻译了嘉旺竹巴法王的新书《快乐一直都在》? 答:我在中介人朋友和该出版社(台湾)洽谈后,就这样接下了翻译《快乐,一直都在》的任务,这其实不是我为法王翻译的第一本书,第一本书的书名为《佛教和四加行简介》,是我和覃卫明先生合译的,由国际竹巴出版社出版。 Q翻译过程中面对过什么难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翻译过程其实非常顺畅和法喜,唯一的难题是要和时间竞赛,马虎不得,当然,收获也颇大的,我至少学会了“时间管理”和“一步一步来”的重要性和次第性;我一直不断提醒自己“别紧张,要乐在其中”——如果我在翻译一本关于“快乐”的书时,却连自己也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快乐”,那岂不是本末倒置而又自欺欺人吗?所以我把翻译的过程当作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坐静心,尽量享受“活在当下”的感受;专注而又能明朗觉照、念念分明。能够这样,对我而言也,其实就是不可多得的禅修体验了。 说真的,我相当享受当中“沐浴于法喜中”的自在轻安感,而且文章都是简小精要、直入核心的,书中也摘录了不少名言隽语,也还蛮符合我个人的阅读口味和翻译风格的。 王振威:环保需身心灵整合 Q嘉旺竹巴法王一直很关心环保,请分享法王的环保运动? 答:虽然身为世界知名的宗教领袖之一,但法王却有着和其他宗教领袖有不一样的创意思维和做法,他摒弃一般传统宗教人士的“办法会”、“收信众”的观念。 法王曾带领700位信众徒步42天前往拉达克、翻越5座海拔5000米的高山、亲手捡拾超过一公吨非生物分解的垃圾,同时也曾造访偏远地方教导村民如何运用喜马拉雅山文化和传统来保护珍贵的大自然生态。 法王也曾于2010年带领300位信众前往喜马拉雅山,再一次捡拾超过一公吨非生物分解的垃圾,因此获得联合国颁给他“千禧年发展目标奖”。所以,我乐意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在环保工作上的贡献和努力:“身体力行,一步一脚印;真心守护,当下即改变。” Q配合《世界地球日》的到来,你对国内佛教团体参与环保有何看法?对于将环保真正落实在生活上有何建议? 答:一般国内佛教界所谓的环保,其实还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活动和关怀,我喜欢圣严法师所提倡的“心灵环保”的理念,也就是环保必须从根源着手,也就是从“心灵”开始。我也特别喜欢他的这一段话:“物质环境的污染不离人为,而人为又离不开人的‘心灵’。如果人们的‘心灵’清洁,则我们的物质环境不会受到污染。” 另外,当我看到传统宗教的纷纭乱象和肤浅,也就越让我感觉到肯韦伯(Ken Wilber)所提出之“整合灵修”的深邃和全面。要踏上无限潜能的成长和灵修之路,真正的关键在于四大象限的实修和整合: 1.要在个人情感、心智、灵性面(个体内在)探索和修行, 2.要以运动、营养和饮食来锻炼身体(个体外在); 3.要实践社会责任,关注公益、生态和环保议题(集体外在); 4.要处理好自己与家人、朋友、社群的关系(集体内在),使关系成为个人成长的一部分,降低自我中心倾向,透过与他人及自然万物的深层连结,扩展生命的深度及视野。 所以,我理想中的环保运动就是这样的方程式:圣严法师的“心灵环保”理念+竹巴法王“身体力行”式的亲身体悟实践+肯韦伯式的“全方位现代灵修方向”。 我认为真正完整而统合的现代身心灵环保,应该是有系统在各个领域,包括宗教、教育、政治、经济等等各层面的革新、净化和守护,这需要跨宗教、超个人、跨界限的交流和合作,但可以从自我的个人心灵净化和对自己内在小孩的呵护和保养为开始,由内而外,层层相扣、次第分明而又完整全面。 有关嘉旺竹巴法王 ◆嘉旺竹巴法王是竹巴传承的精神领袖,在全世界有数百万信徒。他是积极推动环保运动的勇士和教育家,把佛学哲学转化为行动。他在北印度拉达克创办的天龙白莲花学院先后被授予众多环保建筑的国际赞誉。 ◆嘉旺竹巴法王的思想核心是将慈悲心转化为行动,以及帮助人们找到解决个人与全球问题的具体方法,多年来由於致力推展女性受教权,获得联合国千禧年发展委员会的肯定。 嘉旺竹巴法王的环保之路 ◆嘉旺竹巴法王将环保课题的教育落实在生活里。他将一切众生皆息息相关与相互依存的主要思想和精神,全然灌注于实际的环保行动中。 ◆嘉旺竹巴法王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改变周遭环境、社区及事物的潜在正能量,他不断教导慈悲是必须“活起来,做下去”的实际行动。 ◆为表彰其殊胜佛行事业及社会贡献,联合国于2010年特别颁发了“千禧年发展目标奖”,之后印度总理也亲自颁发“环保英雄奖”予嘉旺竹巴法王。 ◆喜马拉雅山脉区域被认为是北极、南极之外的“第三极”,为地球接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水源,却深受温室效应之害。嘉旺竹巴法王推动的“Live to Love”运动已经赞助且创导了好几个世界性的环保计划,照顾和守护此脆弱的生态系统,例如一年一度的环保徒步朝圣之旅,以增进大家对保护环境和实践正念的认知。 ◆2013年9月的“联合国周”,嘉旺竹巴法王被环保律师小约翰甘乃迪成立的守护水源联盟,任命为“喜马拉雅山的守护者”。 ◆法王主张运用全面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印度领导并实行许多环保计划和教育。他非常努力地身体力行,通过植树来绿化世界。在未来,法王计划在整个喜马拉雅山区和全印度,种植约200万棵树,这将会改善空气质量、稳定土壤及防止土石流。 王振威简介 ◆马大学经济系学士及公共管理系硕士 ◆曾任《慈悲》、《法露缘》及《金钢语》主编 ◆译著有《心门》、《藏密简介及密续禅修》、《和平之道》、《与心同行》、《大圆满之根、道及果》等书 ◆曾任多位仁波切现场翻译员,累积数百场之珍贵翻译经验。常受邀主讲各类禅修、静心和佛教课题 ◆现为身心灵讲师、自由撰稿人与翻译工作者

台湾开宝法师月杪来马教导准提法门

$
0
0
(吉隆坡16日讯)吉隆坡准提共修会总会于4月27日至5月4日,礼请台湾十方禅林住持开宝法师莅临中南马各地弘法及主持共修会。 开宝法师是台湾辅仁大学食品营养系学士及硕士、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农业及环境化学博士,现任十方禅林住持。去年12月,开宝法师随首愚法师来金马仑主持准提七专修,委任为马来西亚十方准提学会及吉隆坡准提共修会顾问。 法师弘法行程 ◆《浅谈如何修证准提法门》开示时间:4月27日晚上8时地点:麻坡准提共修会联络:012-6743143 ◆《准提一》共修时间:4月29日下午2时至5时 ◆《殊胜的金刚念诵法门》开示时间:晚上4月29日晚上8时至10时地点:哥打丁宜准提共修点联络:012-7228985 ◆《殊胜的金刚念诵法门》开示时间:5月2日上午10时 ◆《准提法门仪轨讲解》开示时间:5月2日下午2时地点:吉隆坡准提共修会联络:012-3070469 ◆准提一共修及开示《浅谈如何修证准提法门》时间:5月4日上午8时至下午2时地点:吉隆坡准提共修会联络012-3896586 ◆《浅谈如何修证法、报、化三身》开示时间:5月4日晚上8时至10时地点:蕉赖准提共修点(金刚佛学会)联络016-6651899

一起阅读 一同共修

$
0
0
今天是“世界书香日”,嘉旺竹巴法王所著《快乐,一直都在》的中译者王振威居士,特分享翻译过程的喜乐,以及阅读与修行之间的意义。 Q.《快乐,一直都在》这本书带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书的主题是什么? 答: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是——快乐是本具的、当下的、圆满的、不求自得的,而书的主题即是其题目——快乐,一直都在。 快乐就像是你一直想记取却又想不起的某个名字,你只要能放松、放开、放心、放下,它就历历在目地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还有一点要提一下,此书的封面设计颇得我心,和书名有着相当对称相应的“频率共振”,看了使人觉得欢喜、放松与自在。 Q.你现正带领《叛逆的佛陀》读书会,读书会对提升阅读有何帮助?功能是什么? 答:我觉得读书会对提升阅读的功用有以下5点: ◆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增加阅读的理解能力和速度; ◆就佛法而言,可以借阅读而培养闻思修、戒定慧; ◆可以温故知新,从反复阅读中寻获新的灵感和智慧的泉源; ◆可以从交流、对话和分享中促进对书中内容的体解和认知,也能在相互激荡中找出“实践和圆成书中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总而言之,读书会对我而言,其实就是一种现代人的“共修”和“法会”——和合共修,与法相会。 我曾在某篇文章写过: “当前佛教界是有问题和困境的。我们的困境在于佛教徒自己本身;我们自己即是问题的根源;我们允许自己被‘形式化、世俗化、商业化’的‘三大弊病’所殖民了。但好消息是:我们也更是佛教改革的泉源和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多的道德勇气;去说真话、做好事、行公义。而自省改革的首要条件,应该得先来一场坦诚、正直的自我对话……而‘改革型对谈’之进程,是可以这样进行的: 1)佛教徒、教内人士和领袖自己心内的‘良心对话’; 2)自己教派/组织内的内部沟通和对话; 3)三乘佛法(南传上座部、北传大乘和藏传金刚乘)之间实际且又不流于表面的深度对谈、密切合作; 4)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对话、交流和相互提携督促; 5)佛教和其它领域如科学、心理学、工商界、政经文教等之对谈和合作。由内而外,层层前进;回归核心,次第分明。” 对我来说,具足深广各层面的一个小小读书会,也正是“自我对话”和“跨界交流”的一种迷你座谈会和小众对谈会了。这其实就是别具意义的起步(虽然是一小步),但也是个别小群体和几个人就能做到的一件事,那就算是个不错的开始了。 读书会可提供品尝阅读和修行的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Q.对国内佛教界的阅读风气有何意见?如何提升信众对阅读的重视? 答:阅读风气不够广泛多元。在三乘佛法的交流和汇合上,因为大马人特具掌握多语的能力,所以更应该借由阅读各种中英文佛学书籍来提升自己对其它佛法传承和宗门的体解。 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我认为应该多办一些读书会、阅读周之类的活动,可以尝试办“佛教书展”之类,那就更好了。 我们曾经办过“读心经,明心性”的阅读共修会,每个人都要读一本关于《心经》的著作。然后,我们共聚畅谈书本的内容和交换心得。聚会以阅读朗诵各种不同语言的《心经》为开始,然后以静心打坐为结束。那确实是不错的体验,有机会的话,应该会提倡及延续这类有意义的活动。 无需否定看书开悟 Q.如何才算是读通与读懂一本书? 答:能够启发创意,能够带来自我成长和蜕变的;能够有所体悟和带来智慧的提升的,让我们读了能够玩味再三,有“Aha!”的狂喜体验的——这才算是“读懂”或“读通”了一本书,也才是真正的读了一本“好书”。 不过,我记得已故南传大师阿姜查(Ajahn Chah)曾经说过:“只有一本书值得一读: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所以,就究竟的层面而言,我们必须要读懂自己的“心”。 而阅读,也正是帮助我们读懂自己的心的最佳法门之一。因此,我们应不断的阅读、背诵与唱咏“心经”——也即是“心的经典”,当然这是最值得提倡的“阅读运动”。 Q.配合“世界书香日”的到来,你认为阅读对修学有何帮助?一些人认为阅读与修行是无关的,你认同吗? 答:我认为“开卷有益”。多读书、多思考、多静心,那就是戒定慧和闻思修的起端、基础乃至精要核心了。 阅读也能帮助我们跳脱既有的框框——也就是信念制约的束缚和捆绑,让我们勇于做个“叛逆的佛陀”,也可以培育我们的创意、想像力和正念的禅修力,何乐而不为之呢? 经典上有记载,佛陀的弟子,有些就是在扫地、闻法时开悟的,而古时的禅师、开悟者、大成就者都是在行住坐卧的触目遇缘间见性开悟解脱的,那为什么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偏偏要剥削自己“看书开悟”的权利、自由和可能性呢?若是如此,那就太自我矮化和妄自菲薄了。 对我而言,没有比“看书”更快的学佛修行手段和方法了! Q.对于初学佛者,你会建议读哪几本佛教入门书?可列出一张书单吗?让初学佛者能对佛教有较完整的了解。 答:我建议的书单如下: ◆张澄基博士的《什么是佛法》; ◆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 ◆宗萨仁波切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和《近乎佛教徒》; ◆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佛陀传记)》和《佛之心法》; ◆《佛陀的启示》(顾法严居士译); ◆竹庆本乐仁波切的《叛逆的佛陀》。 最后,无法避免私心,因此我也想推介这本由嘉旺竹巴法王所著,我所翻译的《快乐,一直都在》。 Q.最后,你希望读者从《快乐,一直都在》中学习或理解到什么? 答:希望大家都能从书中(乃至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学得自在的艺术、快乐的法门和“活在当下”的诀窍和精要。“快乐无忧,是名为佛”——这就是《快乐,一直都在》最核心的宗旨,也该是我们阅读时应该切入的方向和角度。 书名:《快乐,一直都在》 作者:嘉旺竹巴法王 译者:王振威 出版:天下文化 内容简介: 作者嘉旺竹巴法王在本书里阐明:那些让生命处境生起无数烦恼忧苦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旧有的心灵模式或说信念。 读者能经由书内一些简单的禅修法门来改变心灵习气,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熟悉练习,就能让我们与生命的源头重新连结起来,活出生命中原本该有的自在与圆满! 王振威的喜乐小叮咛 ◆如果你的心在自寻麻烦,又怎么能真正地快乐起来? ◆要为生命中美好的一切欢庆和感恩! ◆如果你有时面对心碎、失望或沮丧,想一想值得感恩的一切人事物。感恩就是心灵和人生的强力补剂良药! ◆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提醒自己,挑战和难题也是生命的礼物和祝福。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可以让自己深受启发的事物 ◆不要压抑负面情绪。你必须认知它们的存在,然后将之放开、放下。 ◆要记得:你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其理由和必要性的,但你绝对不是自己的情绪或烦恼——你不是自己的嗔怒或妒忌。 ◆执取熊熊怒火,最后烧伤的还是自己。 ◆提醒自己每一天都修持忍辱(安忍)的功课。 小品欣赏 由心,创造快乐(文:嘉旺竹巴法王,节录自《快乐,一直都在》) 如果我们能从理智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心,那就是个不错的开始了。如果我们发现了快乐的泉源和痛苦的根本,我们就夺回了重生的契机。但理性的认知只是一种头脑游戏而已,我们需要将这种理性探索内化。 我有很多朋友虽然不是那么热中于宗教信仰,却能和自己的内在核心紧紧相连、统合一致。我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总有如沐春风、怡然自在之感。即使我们不能立刻体证到这种由衷的喜乐,还是有机会发展和培育的。我们可以渐次增长自己对自心本性的认知。 简而言之,乐观的心是恒常快乐、自在的,它拥抱生命中一切的可能性,能转危机为契机;它既不执取于物质的贪求,当然也不会卡在“事情非这样不可”的顽固谬见中动弹不得。若能如此,我们就能好好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变得快乐、柔软、平和起来,使之时时刻刻都能安住于每个当下此刻,对我们的自心本性、所作所为乃至于生命的价值、意义和方向,都能了了分明,信心满满。 我们必须和内在的真实地连结起来,必须和自己的直觉变成老友。这种连接内在的练习,能让我们变得既整合又统一,也在我们的心识田中下了“解体自由他”的善好种子,一旦发芽开花结果,收获的不是快乐之果,也更能通过自己在身、口、意方面的无限分享,把幸福、安乐和喜悦处处散播,如此,就能圆成一个更为美好的完整的美丽世界。

智慧理财

$
0
0
自政府宣布落实消费税(GST)后,商家忙着学习如何运用新的经营模式,买家纷纷大量购物以备消费税的到来。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该如何智慧理财呢? 年幼时,黄庆伟律师总是乐此不疲听长辈叙述下南洋以及如何克服各种困难等故事,也从他们的经验里汲取人生智慧。自嘲是“黄毛小子”的他盼长者多向年轻人分享学堂里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作为年轻一代的人生门道。 “我不是一个投资者,所以别期望能从中学到如何炒股和投资房地产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从《圣经》的角度学习智慧理财来荣耀上帝。”他指出,现今很多人都钱不够用,即使足够也无法储蓄。 他曾翻阅许多理财书籍,但对理财的真正观念还是摸不透。直到参加教会所办学习理财的查经课程后,才赫然发现一般的理财书籍都是在教“方法”,却没有谈及“关系”的课题。 从政是顺服上帝呼召 2011年始,参选服务砂州浮罗安区州议员的黄律师说,从政之路原非他所愿,但他还是顺服上帝的呼召。政治人物通常都是“万箭穿心”的箭靶,但他认为这也是体验上帝祝福的另一条管道。在教会热心事奉的他深觉《圣经》是一本百科全书,包罗许多人生原则。 “人比电脑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复杂,但我们可通过上帝的原则来学习如何待人处事。”他感悟地说,理财不单指个人事,其中包括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观、怎样看待财物,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复杂关系。 理财的基本之道 在《马太福音》的才干比喻,也象征财富是上帝托付我们管理的。但人容易自满,自认赚取财富是自家的本领。他以法律条规为例,我们如果因车祸丧失赚钱能力,可向肇事者申请索赔,所以拥有赚钱的能力并非理所当然的,孰不知这一切都是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能力和机会。 财富的多少不是主要关键,而是我们要懂得管理好上帝所托付的。 尊贵对待上帝的仆人 在世人的眼光里,势力雄大的富裕人都是受瞩目的,贫穷人是卑微的。但《箴言》提及,富户穷人在世的相遇都是上帝所造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是按祂形象所造的,并无贫富之分。 黄律师在5年前开了律师楼,惟恐身带“铜臭味”,对职员们都称同事,以提醒自己不要藐视他人。他不忘提醒教会领袖,尊重社会的执政者是因为权柄的关系,但更要尊贵对待上帝的仆人。 他曾拒绝协助一名想诈欺的顾客,虽胜券在握,但他觉得若赚得全世界却遗臭万年,又有什么益处。如《列王纪下》5章,基哈西因贪婪招致麻疯病上身的惩罚,可见小便宜是贪不得的,在工作赚钱时我们应考虑社会公义,比如污染等问题。 人如果一直看自己所没有的,那么就会一直埋怨,惟有知足才懂得向神谦卑和待人谦和。 近来,他带着两个年幼女儿到救世军男童之家一起做探访工作,为要让她们从中学会知足和谦卑。 理财涉及的数个层面 贪财是万恶之根,在我们生活里因贪婪打官司的案件是屡见不鲜的。“贪”让人迷失方向、情绪失控,又时常盘算要将他人财物赚进自己的口袋里,如《提摩太前书》6章10节所言,人因钱财诱惑就远离真道,让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 回首7年的读书工作生涯,当时的他背负着卡债和车贷等债务,另一面感到扎心的是《圣经》教导我们是“不要成为借贷者的仆人”——借钱借到成为别人的奴仆。 他虽有疑虑,但还是选择遵守上帝的心意,慢慢地将债务还清,也在试炼中体会到自由的滋味。 反之,如果我们有钱借,除了量力而“出”外,也别让对方成为受我们辖制的奴仆——所以我们要作好“有借无还”的心理准备。 社会最缺乏诚信 “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社会要求一个人来担当与保证另一人的行为呢?”他表示,诚信就是这社会所最缺乏的。为他人作保,就是为他人的行为作信用保证。但人的行为是无法保证,如要成为担保人就须三思,除非我们已做好承担他人重担的责任。 为了赚钱而贿赂,行贿与受贿两方无法自拔地享受“方便钱”的好处,又得设法填补另一边的财务漏洞,这不是一个好管家的行为。以亲子关系为例,如果父母视钱财为本领测量器的话,这错误的理财观念将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在教会里,基督徒需要操练“十一奉献”。当我们顺服不夺取上帝财物时,即学会谦卑交托的功课;当财富不再是享乐时,而是用来实践《圣经》的教导,成为好管家的道路也不远了。 现今社会,针对长者下手如刮刮乐和中奖利诱等骗财手法层出不穷。 如何辨别真伪?他说,骗徒一般会伪装成有诚信的人,接着会编造完整合理的故事,循序渐进地获取对方信任,最后一定要以现金来进行交易,不留下任何的交钱记录,追究起来是证据不足的。虽说防不胜防,但任何需要金钱交易的,我们都必须加倍提防。 不应有赌徒心态 他也分享,长者们可以为家人朋友在属灵产业上进行投资,包括小孩的教养、谋生技能、指引或协助已婚的儿女购买产业等。但我们在投资时要懂得不被钱物所捆绑、不投资不了解或不能控管的东西与不可有赌徒心态等多项原则。 理财观念,不单停留在世的时候,直到逝去还是要进行的。立遗嘱,我们随自己的心意来分配财产,甚至成立基金来遗爱人间,这是为了避免家庭纠纷,后代可以方便及迅速处理遗产。 反之,其遗产将会根据1958年分配法令来分配或被充公。如《马太福音》说明,人难逃一死,无论在世上赚多少,财产总有一天是属于别人的。 所以,按《圣经》来智慧理财,我们才能成为上帝所喜悦的好管家,并做祂所喜悦的事情。 按《圣经》来智慧理财,我们才能成为上帝所喜悦的好管家。

卫塞节特辑:卫塞花车游行 走出佛教光荣之路

$
0
0
对雪隆的信众来说,卫塞节印象最深刻的应是一年一度的“塞花车游行”,现走访“联合庆祝卫塞节委员会”的主席黄逢保居士,谈“卫塞花车游行”的由来,以及它所带来的意义与功能。 黄逢保居士是“联合庆祝卫塞节委员会”的主席,他是佛教界的元老,熟悉佛教界的人都认识他。我从初学佛就听闻他的名字,但还是第一次面对面访问他。 首先我请黄逢保居士分享吉隆坡卫塞花车游行的由来。 黄逢保居士回首,在50年代,南传佛教就很重视卫塞,而北传则选在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那时十五碑的锡兰佛庙每年在卫塞节都有庆祝的活动。当时锡兰佛庙的主持是达摩难陀长老,由于他只讲英文因此与北传师父在沟通上就不那么方便,所以黄逢保居士就担任了翻译的桥梁,在很多的场合负责传达双方的交流。 固定同一天庆祝卫塞 刚好,那时世界佛教友谊会在锡兰的首都哥伦布举行会议,会议议决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订为“佛陀日”(Buddha Day)即卫塞节,让全世界不同源流的佛教传承可在同一天共同庆祝卫塞节。那时国内的南北传佛教团体达成共识,双方一起庆祝卫塞节。 50年代的卫塞节不是公共假期,因此那时南北传佛团的主要领导人,向政府争取申请卫塞节为公共假期。不久申请成功,定为西马的公共假期,后来再延至东马,最后连纳闽也争取到。至此,卫塞节成为真正的全国假期。 黄逢保居士表示“联合庆祝卫塞节委员会”也在那时成立,主要涵盖雪隆一带的佛教团体。黄逢保居士当时担任署理主席,而主席为伍万安居士。后来伍万安居士退休,他就接任为主席,不知不觉已近40年头。 “我们那时开始招揽雪隆各寺庙或团体,一起参与为卫塞同心出力,目前约有五十多个团体会员。其实各寺庙团体本身在塞塞节也各有自身的活动,因此‘花车游行’成为联系大家共同参与的最好节目。“ 黄逢保居士表示刚开始有些出家法师或信众不太能接受,认为花车游行像游神,但慢慢大家也放下己见,认同卫塞花车游行所带来的功能,展现了爱教护教的情怀。 有些没花车的佛教团体,黄逢保居士建议他们拉布条。一般上游行由法师带领,整个游行过程,信众都在念佛号,场面很庄严,很有宗教氛围。以前是点莲花蜡烛,现改是用电子莲花灯。 【别做一日佛教徒】 询及黄逢保居士有关“花车游行”的意义。他表示佛像是“表法”,有见贤思齐,尊敬佛陀的意义。 “花车游行的功能主要是忆佛与念佛,它不是随便的散步,而是以虔诚心行走,提升学佛之心。佛教有很多方便法门,以欲勾牵。有些人会因花车游行而对佛教产生兴趣,会在节日后去找道场学佛,它可接引信众入佛门,达到弘扬佛法的功能。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管道接引与灌输佛法。” 黄逢保居士补充,花车游行也可团结雪隆三大传承的佛教团体,凝聚力量,互相交流,促进感情。另,也可节省经费与资源,大家同心同力为佛教贡献。 “我希望身为佛教徒的我们无论多忙,当晚尽量出席,用一晚的时间为佛教贡献,但千万不要做‘一日佛教徒’,每年仅在卫塞节来道场,过后就不见踪影。” 【游行宛如护法行】 “卫塞花车游行”在50年代就已开始,当时有一辆花车,但现在已增至几十辆花车。黄逢保居士表示以前也曾考虑或改在体育馆或学校集合,但没有宗教气氛,还是在寺庙的大雄宝殿点灯开始较有感觉,较能激发信众的宗教情操。 至于花车游行的始点与终点节都选在十五碑锡兰佛庙,因那是间很有历史意义的道场,地点也很方便。现参与花车游行的人数一直增加,已有两三万人。近几年也有很多印度同胞参与。当花车经过大街时,也有很多路人与游客也参与游行。而很多不便参与游行的信众会在路旁拜佛念佛,点烛,甚至提供水或食物,很有供养心。他们的举动会让游行的信众越走越有劲。 黄逢保居士强调花车游行无迷信可言,是信众敬仰大觉者佛陀的一种表现。信众选择在“卫塞”当天一心为佛教走出光荣之路。 “‘花车游行’其实也是一种‘护法行’。” 【让庆祝内涵更丰富】 近几年“卫塞花车游行”的路线有所变动,现会绕经茨厂街与武吉免登的商业区,因此导致氛围更热闹,吸引更多的信众与外国游客。黄逢保居士很满意目前的游行路线,路程虽比以前长与久,约10公里,需3小时完成,但氛围很好。 “有时遇到下雨,信众也照走,这展现了无比的宗教情怀。”黄逢保居士坦言自己平时很少运动,每次趁“卫塞花车游行”走出一身大汗,过后几天的精神都特别好。他笑言花车游行也有保健的效果。 是否会考虑增加“卫塞节”活动的内容?他表示80年代曾在默迪卡体育馆办过3回的“卫塞之夜”,不过现已停办。除了经费很高,因参与的团体很多,各有很多的意见,不易协调。不过现正考虑复办,因除了花车游行,还可提供文化的观赏,增添新的内容,让庆祝的内涵更丰富。 黄逢保居士强调“卫塞节”另一重要的活动是供僧大会,现已选在元首诞诞,因是公假能使更多人来参与。佛教视出家人为“僧宝”,因此供养出家人很有意义。十五碑锡兰佛庙每年的卫塞节都办供僧大会,三大传承的法师都会出席。 后语 在采访结束前问黄逢保居士,身为佛教徒应以什么心情迎接卫塞节? “身为佛教徒,应以学佛与行佛心态度过卫塞。‘学佛’即‘学佛所学’,‘行佛’即‘行佛所行’。要深入经藏,了解缘起法,要有因果观念。” 最后,他以以下法语与〈登彼岸〉读者共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卫塞节小档案: ◆卫塞节,其实是将佛陀诞生、成道、湼槃,于同一日纪念。据记载,佛陀在5月某月圆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某月圆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的湼槃那也是5月的月圆之日。三者虽非同一天却都在5月份。于是,后世的佛教徒,便订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庆祝卫塞节。 ◆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的意思,正就是“月圆”解也。 宗萨仁波切讲座:佛法‧金钱‧权力 主办:慈悲杂志 合作伙伴:南洋商报、中国报社、Eastern Horizon 时间: 5月11日晚上8时30分 地点:吉隆坡黄岳海大礼堂举行 (英文讲座,配备华语翻译) 讲座会免费入场,但需索取门票: 索票网站:at www.cibeimagazine.blogspot.com, 电话:03-77831866、012-3329012(Yee)

来个全然医治

$
0
0
几年前陪妈妈到马大医院看医生时遇到一位前同事,闲聊了几句。原来他的心脏有问题,7年前因心脏血管阻塞,在国家心脏中心进行吹球打通血管,如今心脏血管又阻塞,需作同样的手术。 我问他:“怎么会又再阻塞呢?”他坦言道:“应该是没有改变生活与饮食习惯,还是常吃肉骨茶等肉食,又没运动,血管又阻塞了。” 我对心脏血管为何会阻塞不甚了解,但他所说的话应有一定的道理,7年前吹球打通血管,“身体”的部分得了“医治”,但生活与饮食“习惯”这部分没得“医治”,结果身体又陷入手术前的“状况”。只医治“身体”,却没医治“习惯”,是不够彻底的医治。 有晚在小组与弟兄姐妹谈起“医治”这回事,基督徒寻求的医治是身心灵全然的医治。上帝按着祂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原本我们是有荣耀的样式,但因亚当犯了罪,使罪性进入全人类的生命,以致我们亏欠了神的荣耀。 心灵得到医治 如今,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罪得洁净,在成圣的过程中,不断靠着神的恩典经历身心灵全然的医治,以恢复神起初创造我们的荣耀样式。 《旧约圣经》里的乃缦将军得了麻疯病,千里迢迢向先知以利沙求医治。以利沙叫他去约旦河洗澡7次。起初他很生气,后来他顺服照做,他不仅身体得医治,心灵也得了医治,认识了宇宙间的真神——他在这过程学习的功课是:顺服。 《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医治了10个长大麻疯病的,结果只有一个倒回来向耶稣说谢谢,其他9个,身体得了医治,人也不见踪影了。真正得医治的只是这个倒回来说谢谢的,因为他的心灵学会了:感恩。 我们现在的景况可能是身体生病了,也可能是情绪生病了,更可能是心灵有病(例如不晓得感恩、骄傲、虚伪……这个最可怕,因为病人可能都不自觉自己有病)。 但愿我们都能靠着神的恩典“早日全然康复”。

主耶稣,请把我的愤怒带走

$
0
0
受访者:陈雅美(退休保险业务员,73岁) 生病期间,陈雅美四处寻医。她育有一对子女,孩子结婚不久、孙子尚幼,因此极渴望活下去。朋友们向她传讲福音,当时将信将疑,只希望主耶稣能救她。 住院动手术前后,陈雅美常读《圣经》和祷告。“两个孩子是导游,动手术时他们都带团,那时就读《圣经》,主耶稣好像就在身边守护着,心中有平安。” 进入手术室前,她深信神会帮助,医生和护士们也会医治她。手术后第二天,陈雅美已可下床活动,第三天就出院了。医生也感到稀奇,一个患病老妇怎么那么有活力?只见她信心满满且开朗地说“主看顾我”。 化疗过程像度假 复健疗程需耗上一段时间,陈雅美不想拖累孩子,因此自行前往做电疗和化疗。而且化疗环境充满毒素,她也不让孩子们来看望,“化疗病人回家10天内,最好有间个人厕所使用,用后要马上清洗。护士太空装的工作服,可想而知化疗药物毒性有多大。” 接受化疗的病人,每每注射药物后都呕吐难当,过程艰辛。陈雅美说她毫无不适感,只有一次回家进食时感到反胃,此后都选择吃医院提供的食物,若吃外食,餐前服用止吐药便没事。此外也没掉发,精神一如既往地好。 每一次三天两夜化疗过程,陈雅美手提个行李袋,步伐健朗,护士们见到都赞她说像是去度假,完全不像是病人。看到不能入眠的同房病人,陈雅美为她祷告以便能安稳入睡。 如今康复的陈雅美不用再服食药物,只需到医生指定的几所医院、按照不同时间复诊。她似乎都来去匆匆,也无须旁人协助就位,三两下就在病床等候医护人员来检查。 “医生奇怪我怎么那么活泼,说我看起来像探病多过是来看病。”每一位所遇到的病人,她都邀请他们尝试祷告,并鼓励他们参加附近的教会,认识这位医治的神、赐平安和喜乐的救主。 压力激生癌症 复诊时,医生常叮嘱,癌症病患尽可能避免压力,生气、骂人是压力来源,非常影响病况,即使康复了也容易复发、扩散。9岁孙子也“叮嘱”她,“如果要生气了就讲,讲了就不会生气了。” 陈雅美问医生,自己25岁开始就吃健康食品,每月花费在营养餐上约有二、三千元,怎么还会得大肠癌?医生说,癌症是个奇怪的病症,即使年轻时就吃营养餐,或吃得再多,只要有心理压力,它就应运而生,持续不断在这种状态,一年内即可夺人性命。 陈雅美直言不讳她在年轻时很自信,动辄易怒,以牙还牙待人,凡事要讨回公道。经历这场大病,“forgive and forget”在她心中潜移默化动工,直率依旧,然而,坏脾气取而代之的是开朗和喜乐。 每当她感受到怒气萌生,她便赶紧祷告,“主耶稣,请把我的愤怒带走,免得我骂人。” “我们即承诺做基督的门徒,就要有基督徒的样式,不愉快的事要原谅和放下,不可以再随性动怒和发脾气。常给他人笑脸,生活就不一样了。让生活变得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洗礼不是儿戏 陈雅美修养两年后开始上教会,更了解福音是什么。过了4年,才决定洗礼,她严肃地说,“洗礼不是儿戏,要一心一意想心他才可受洗。” 人很难径自胜过坏情绪,常听说基督徒也是如此,但基督徒最要紧的就是祷告,“无需极其动听、有声有色、天花乱坠,简单地说出苦恼的事,就不容易‘生病’了。可以说,这场病救了我。”

佛法会让我快乐吗?

$
0
0
当今公认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佛教畅销书作者以及导演的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将在5月11日到吉隆坡与信众见面,并有场公开讲座《佛法‧金钱‧权力》,本报是合作媒体,欢迎公众前来聍听。 快乐,是形容所有人类共同目标的一个概略名词。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快乐”的意义以及如何去达到它,却是众说纷纭。 因此,在开始追求快乐之前,很重要的是必须先定义什么是“快乐”真正的意义。对于那些喜好奢华的火红名流或无所事事的浪荡子,我会说,要想达到你们所认定的快乐,佛法是毫无用处的。然而,如果你“快乐”的概念是要超越世间的喜好与欲望,而不只是名利的追求,那么佛法也许是你在寻觅的东西。 培养“出离心” 如果世俗的快乐并非佛法的目标,那么,是什么东西让人想要投入于修行?一个富裕、开心又有强大个人安全感的人,很可能不会动念要踏入心灵之道。当然,每个人——甚至富有的人——都会经验到短暂的悲伤或无助,也都可能有过冲动想要掉头拒绝这个世界能够提供的东西。然而,这都不是真正“出离心”的经验,它与忧愁、无聊比较有关,就如被宠坏的小孩厌烦了玩具似的,我们只是迫切需要一些改变而已。 当我们思维死亡时,就很容易持守这个见地,因为死亡是绝大部分人类最恐惧的事情。从另一方面而言,“生”却会引起非常不同的反应,毕竟,“生”不就是关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与允诺吗?然而,像印度学者龙树菩萨这种圣者就不这么想,龙树认为“生”与“死”同样的可怕,因为“生”意即回到轮回,佛法修行者应该恐惧它,恰如恐惧迫在眉睫的死亡一般。。简而言之,轮回是苦的聚集。设若能停止“生”,这一切的苦就不会再生起。 很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世俗的一生或即使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许会看似有正面的品质,然而它终将失败,因为在轮回中绝对没有任何事物会真正的成功。这种心态非常难以培养,但是如果能够至少在知识的层次上去接受,它就会提供我们步入心灵之道必要的诱因(其他的诱因包括:试图去纠正世俗系统而愚弄了自己,或因而纠缠于其中无法脱身。)然而,从根本上而言,只有真正领会到轮回其实是多么的毫无希望且缺乏目的,初学者才会在心中生起追随心灵之道的决心。 四种无可逃避事实 如同释迦牟尼佛以极大的悲心与勇气,对一位独裁的国王解释四种无可逃避的事实,它们终将摧毁一切有情众生:㈠我们都会老去而衰颓;㈡一切事物都随时在改变,这是绝对确定的;㈢一切我们所积聚或成就的事物,终会溃散;㈣我们终究免不了一死。 然而,由于我们强大的情绪与习气,因此,即使真谛就在面前直视着我们,我们也看不见。 除了认知轮回的徒劳无功之外,修持佛法的要点在于它借由促使我们舍离“世间八法”,因而能穿透我们的心,并减少我们对我执与世俗生活的执取。我们的修持也应当能强化自己对真谛的虔敬心,增加自己对世间法的重视,不违犯佛陀教法的重点,并完全地契合佛陀的究竟法教。如果我们所谓的“修持”无法成就上述这些重点,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修持。 任何一种修持,不论它看起来多么有益,或多么“政治正确”,或令人感到振奋,如果它未能抵触你执著于恒常的习气,如果它状似无害,却鼓励你忘却无常的真谛与现象如幻的本质,那么它带领你所走的方向,终将与佛法背道而驰。 【培养面对真谛意愿】 大多数的人在必须面对真相时,总是容易心生怨恨,再从怨恨生出否定,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自己不得不承认生命本质如幻或死亡事实的时刻。纵然死亡是无疑而普遍的真谛,但我们不肯去思惟它,却习惯性地假装它不会发生——这也是面对大部分其他令人不安的真谛而难以“下咽”时,我们所采取的态度。 佛法就是真谛 真诚地希望成为佛法修行者,很重要的是要培养拥抱真谛的意愿与开放的态度,而非心生怨恨,因为佛法就是真谛。佛陀直截了当、不加渲染或掩饰地述说了真谛,不论是针对无常真谛的恐怖、烦恼的折磨、世界的如幻本质,以及最重要的、深广的“空性”真谛,他都从未给弟子们玫瑰色的眼镜片来柔化它们。 所有这些真谛都不容易理解,甚至也很难让人愿意去理解,特别是对习惯以情绪的满足与世俗的快乐做为目标的心灵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若有人得以听闻空性的教法,而且在知识上、实际上、情绪上都能容忍的话,这就是他们与佛法真正有缘的征象了。 【珍惜佛法真正价值】 要学习珍惜佛法真正的价值,第一步就是要真诚地承认并全然接受这两件事实:轮回是无药可救的绝症,而且我们都深受其苦。这个病症虽然让人虚弱、昏沉、失去任何自我控制的能力,但我们仍坚信自己能处理并指使生命的每个面向,我们深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我们当然完全无能为力,而且除非理解并承认自己病况严重,否则要真正珍惜佛法是无望的。每天自我提醒上述这两件事实是个好方法。 培养“追寻之心” 一旦真心接受自己的虚弱、有病的,就会自然生起寻得疗方的动力。因而引导我们培养出“追寻之心”。积极地寻求疗治方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我们展开心灵旅途时,“寻觅”往往比“寻获”更为重要。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就是自己依赖来诊断病症的医生,而他的教法就是开立给我们治疗的处方。但在此末法时期,很少人能如此地看待自己的状况;相反的,我们对自己显然健壮的身体,以及得以拥有一切生活所需(甚至更多)而感到骄傲。如果让我们选择一口袋满深奥佛法教法的大箱子,或是一只装了致富闻名必需品的小皮包,多数人会宁愿选择后者。 也许你会以为,一旦完全了知自己病,想要找寻疗法的急迫感,就会让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做其他的事。但是对某些人而言,他们对佛法的渴望,是一辈子都在心灵之道上“浏览橱窗”所使用的借口。很遗憾的,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常都被那些有意避免任何苦修,而且号称具有快速、无痛心灵答案的宣传所欺骗。以修持佛法为名的“心灵橱窗浏览者”对自己所听闻,阅读的教法总是漫不经心、不加分辨。他们从未想过要将所听闻的教法付诸修持。 【克服贫困的心态】 我们许多人都自觉心灵贫困,这是因为我们从不停止对舒适与快乐的欲求之故。除非克服这种贫困心态,否则我们大部分的心力永远会忙于想要确保更多个人的舒适与快乐,如此一来,要放下任何事情都很困难。甚至连那些自认的心灵修持者,都会发现自己无法做到放弃个人舒适与快乐所必要的那种超平常人的尝试。 在此的问题是,从表象、世俗的层面上来看,一切心灵之道的事物——特别是佛法——都似乎毫无用处,而且全然浪费时间。我们是实用主义者,我们喜欢建造能让自己舒适且快乐地居住于其中的房屋。因此,建造一座没有卧室、厕所或任何功能的佛塔,会让我们深得纯属浪费。 要切断世俗习气 但是,若我们仍然对于“世俗的价值与理想可能有点用处”的想法有些微执著的话,我们就很难去从事如心灵修持这种明显看似无用的事,而且要切断与世俗价值捆绑在一起的习气,尤其是与物质财富有关的飞气,基本用的事,而且要切断与世俗价值捆绑在一起的习气,尤其是与物质财富有关的习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此末法时期,人们以追随上师的弟子人数多寡以及寺院对其弟子们的影响力不大,来衡量佛法的兴盛和否。然而,从纯正佛法的观点来看,“财富”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佛法修行者而言,“财富”不是金子、银子或银行存款,而是“知足”,是你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别无所求的那种感觉。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电影的善巧方便强而有力 我早前的两部电影,1999年的《高山上的世界杯》和2003年的《旅行者与魔法师》基本上是在我的后院完成的。我几乎是下了床就已经到了片场。工作人员都是从我非常熟悉的文化背景而来的,我是不丹人,一直被寺院里的人围着。而《瓦拉:祈福》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正如很多人所知道的,我们很难从外在去了解一种文化。除此之外,我选择了一个拍摄和舞蹈都非常难的主题。 每部电影都增加多经验每一部电影都给我增加了许多经验,使我对通过画面讲故事的理解更广泛。我的愿望是这些经验可以引领我到最终的愿望,那就是拍一部关于佛陀的一生的影片。这是个非常大的梦想,如果我们想把它拍好,那将不仅是很大的制作,而且也需要很多技术,因为这个题目超越了概念。无论如何,这个愿望我一直保持着。同时,我也喜欢拍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在我看来,每一部影片都是朝向最终愿望的垫脚石。 我希望继续过这种作为上师和电影人双重身分的生活。我的学生们对我非常有耐心。在看到我拍摄这部电影,以及许多我所做的非传统的事情之后,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但是最近几年,我作为佛教徒的职责加倍或者说三倍地增长了。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我必须说,我将永远以我的宗教职责为主导。 宗教导师与导演没冲突 我认为身为佛教的传统老师,又同时从事电影事业,这两者不会有什么冲突。人们或许会如此认为,尤其在保守卫道的佛教人士眼中,我早已在黑名单内了;但对我而言,并无冲突。 藏传佛教优美的地方就在于任何善巧方便,任何方式都可以被接受,因此,我认为拒绝如此强而有力的善巧方便(佛教电影)是愚昧懦弱的。佛教这样的宗教,或者说哲学,的确富有非常宽广的开放度,我认为我们应该善加运用此优点。 好的导演给我许多启示,在他们电影中传达了许多精神性的讯息。所以,我想,也许我也应该写故事与拍摄电影。我不想把它写成佛教式的故事,而是让其中蕴含了佛陀的教义。你不必说它是佛教故事,“佛教”这个名词并不重要,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简介 ◆1961年6月18日出生。 ◆电影导演,已拍摄3部电影“包括《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旅行者与魔术师‧Travellers and Magicians》与《瓦拉:祈福‧Vara:A Blessing》◆曾于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北京大学讲学。 ◆创立并从事于佛教和人道主义工作的慈善组织。 ◆著有多本著作,并被译成中文。近作是《不是为了快乐:前行修持指引》。 宗萨仁波切讲座“佛法‧金钱‧权力” 主办:慈悲杂志 合作伙伴:南洋商报、中国报、Eastern Horizon 时间: 5月11日晚上8时30分 地点:吉隆坡黄岳海大礼堂举行 (英文讲座,配备华语翻译)讲座会免费入场,但需索取门票. 索票网站:http://www.cibeimagazine.blogspot.com 电话:03-77831866、012-3329012(Yee)

又见曙光

$
0
0
上帝是奇妙且又全能的神。我常在想,我要如何经历祂的奇妙和全能呢?我真不明白祂是如何的奇妙和全能…… 2012年6月9日,我深深地经历祂奇妙和全能的带领。一般人是怀胎十月,但我的儿子却在母胎26星期又6天便出世了(早产92天)。 出世前一周是我们最煎熬的一周。羊胎水在26星期的第一天就破了。当时我到私人医院住了一天,医生为我打补肺针,他告诉我们宝宝会早产,但情况不妙,因胎儿的心跳开始弱而体重只有区区500g,存活率非常渺茫。 我们俩听到消息昼夜流泪祷告,向神祈求让宝宝能活下来,因耶稣说祂是赐生命的主。第二天,医生再一次检查,这时宝宝的心跳恢复正常且羊胎水也止住了。医生说要躺在床上到生产,我只好在家休息,乖乖躺着。 4天后,突然大量出血,还以为宝宝就这样划上休止符。丈夫赶紧送我到医院去,医生检查后,婴儿心跳正常但羊胎水却几乎流干了,看见医生们皱眉的样子,我不敢奢望什么,但我知我有一位比医生还要全能的神。因此我默默祷告。 在我心深处,我明白,我相信,祂是我们唯一的帮助。医生也为我抽血,抽血报告显示有E.coli病菌。第二天下午大约1时,我的体温一直上升,无法下降。医生这时才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催生了,要不然母子都会有危险。 弟兄姐妹为我迫切祷告 当时医生也告诉我须做最坏打算。我当时激动得大哭一场。我再次的向神说:“如果这是你的旨意,求你保守他,若不,我也唯有顺服,因我知道你会为我安排一切”。产房以外有牧者和一班弟兄姐妹为我迫切祷告。 大家在产房外等候迫切祷告的当儿,哈利路亚……感谢主,放了催生药15分钟,我肚子开始阵痛,医生护士也惊讶,马上为我接生。就在15分钟挣扎后,宝宝终于出来了。经过化验,医生告诉我你太幸运了,胎盘受病菌感染而已,如再迟就会影响宝宝。 心中顿时充满感恩喜乐 我的心中顿时充满感恩和喜乐,哈利路亚!医务员以最快的速度把宝宝放在已准备好的保婴箱里。我也累了但我知道,他活着。很奇妙的是我好像听见微微的声音告诉我:“宝宝生出来了,你不必担心,休息了才去看宝宝”。就这样睡了一觉。 被推去病房后,我的丈夫告诉我说宝宝很活跃,小小的身躯,大大的力量。护士也如此说,我感动得流下眼泪。看了宝宝后我不禁泪流满面,因为宝宝的脑大量出血,肺很弱,因此,完全需要靠氧气来呼吸,他还来不及学习呼吸。而他的身躯只好比一把长尺(31cm)、910克重,脚板好比大人的拇指大。我们就在宝宝面前为他祷告。因我知道神一定会眷顾的。 感恩神牵两母子的手 医护员对我说,要有母乳来喂养宝宝,因他体重不到1kg,不能喂牛奶。我当时急坏了,因我生第一胎时没有母乳来喂养我的儿子。但神的奇妙作为竟然让我有母乳可以喂养他——宝宝就从910g体重提升,出院时是3.1kg。 他在医院住了3个月5天。在医院里有大约5次的抢救,输了4次血,脑部的瘀血也消失了。我从宝宝身上经历无数神奇妙的作为。我心深深的感恩,感恩神牵我们两母子的手! 感谢神,这一切都是全能的上帝行出奇妙的作为,让我们宝宝经历神伟大的恩典,从死蔭幽谷被拯救出来,一一度过了。因为靠氧气呼吸太久,他开始患有眼疾(ROP),严重的话会导致失明,这是我们所担忧的。 出院后,因需要喂药,在家又有3次因吞咽问题,他脸部发紫,经过拍打后苏醒,真的被他给吓坏了。我们有定时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的进展出乎预料,比预测中好很多。 口齿伶俐心怀感恩 一日复一日,渐渐他变得口齿伶俐,说话头头是道,也有着一颗非常感恩的心,常常会说:“妈咪,我喜欢你”。当我们问他,宇乐你喜欢谁时,他总是回答:我喜欢我自己,然后才说还有爸妈、哥哥和妹妹。这个答案令我非常吃惊,年纪小小却那么爱惜自己,我想他很珍惜上帝赐给他的生命。 当然,他也学会祷告,害怕时会要求我们与他一起祷告。睡觉时总是喜欢黏着我。如果被哥哥欺负,他还是选择与哥哥和好并原谅哥哥。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他是个顺服的孩子。并非一般人所说的,“早产儿很难顾”,说实在的他没有给我太大的麻烦,相比之下他比较容易顾,也很独立。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凡事倚靠上帝,祂必定为你在旷野开道路。 目前,他有视力问题,双眼患有闪光约200度,左眼近视+400度而右眼远视-100度。去年8月医生给他配戴眼镜,像足一个小可爱。他现在接近3岁了,是个快乐健康的宝宝,且偶尔还会闹别扭——他是吾家二公子宇乐(Gabriel)。 感谢神,我以前风闻这位被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之君;现在,亲身经历祂伟大奇妙的作为,教我不得不相信,祂确实是一位全能的上帝,且真实地活在我们当中。哈利路亚,有主的同在,生命真美好。最后,把一切荣耀颂赞都归上帝。 “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记33:25

尼玛堪布仁波切 画唐卡也是一种修行

$
0
0
尼玛堪布仁波切(KHENPO NIMA)是不丹国宝级佛学博士与唐卡画师,画唐卡数十年的他在因缘具足下,即将在6月于我国举办他生平的第一个唐卡展,现特访问他有关画唐卡的因缘与学佛的意义。 唐卡篇 来自不丹的尼玛堪布仁波切有堪布(佛学博士)之称誉。首先请他分享画唐卡的因缘。 尼玛堪布仁波切表示从小就喜欢涂鸦,在9岁至16岁期间,他经常发同一个梦:梦见自己一直走路,一直上楼梯,在梯间不断的检拾画笔……一直到正式学习唐卡,梦才停止与减少。 尼玛堪布仁波切从小就对手工作业具兴趣。17岁在佛学院期间,每年会有一个月去学习写字与绘画。那时寺庙要选出4个绘画最好的学生去另一间寺庙学画,他是被选中的一位。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他掌握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与要领,以及绘画的比例。 “唐卡其实有几种,各种画风我都学过,但比较普遍有两种,两种唐卡有各自的风格与画风。目前我画的多是‘勉塘派’。我从17岁开始画唐卡,一直到至现在。”他曾用藏文书写了一本有关唐卡的书,现已出版中文译本。 分享唐卡美丽的传说 尼玛堪布仁波切接着分享有关唐卡的来源的传说。“在佛陀时代,有一位虔诚信佛的国王,他与另一位住在边界的国王感情很要好,但对方还未信佛。某天,边界的国王送了一件名贵衣服给信佛的国王,他就想回赠最好的礼物——画佛陀的样子。由于佛陀全身发光不易入画,于是他邀佛陀到湖边,叫画师通过水的倒影将佛陀入画,然后将画像送给边界的国王。边界国王看了佛的庄严相而信佛。”据说这是世上第一张唐卡,也是唐卡来源的传说。 具西藏特色唐卡 从此,唐卡成了“佛”的代表与象征。后来佛去世灭度后,唐卡更成为弟子与信众的缅怀与尊敬的工具。佛灭后一百年,印度中部有两位很会画唐卡的兄弟,于是有了两种唐卡的画法,一种从印度传到尼泊尔,另一种传至中东,而这两种画法最后都传到西藏,并在西藏发扬光大。最后,发展成为具西藏特色的唐卡。唐卡渐渐变成代表佛的形象,一种尊敬佛的“表法”。后来变得更流行与普遍,因一尊佛像很重,当僧人出远门不易携带,但唐卡很轻,很方便携带。 画唐卡像修禅定 询问尼玛堪布仁波切,唐卡对佛教的意义与价值。 尼玛堪布仁波切回应,唐卡真正价值在于内在的力量,画唐卡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他进而补充,画唐卡有一定的规矩与仪规,需按照经典的要求,颜色不可乱涂,有一定的配搭,整个画唐卡的过程像是一种修禅定的方式。“画唐卡要先受五戒,念咒、打坐、静心,更要依照一些仪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种修持。每天画完后要回向,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待整张唐卡即将画完时,最后才画眼睛,画了眼睛后,才算圆满。”而唐卡的点睛,需选良时吉日,也要有供品以及法会的仪规。从尼玛堪布仁波切的口中,我才悉知,原来画唐卡是一件如此隆重庄严的过程。画一张唐卡需多久?尼玛堪布仁波切回答,需视唐卡的面积大小而定,一般上要花3个星期。“我在27、28岁时在印度佛学院读佛学,画唐卡筹学费。那时一天可画一张唐卡,现在回想起来,很神奇。画唐卡需要有很好的眼力,现在老了比较不行,画的速度慢了很多。” 生平第一个唐卡展 目前,尼玛堪布仁波切在不丹的塔巴林寺的墙上画唐卡,那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画两层楼高的唐卡,很辛苦。但他笑言很好,不苦,当作是在消业。虽然,尼玛堪布仁波切画了数十年的唐卡,但却从未办过画展,马来西亚是他办唐卡展的第一个国家,看来他与我国的因缘很殊胜。 修行篇 尼玛堪布仁波切来自不丹,因此问仁波切不丹在进行民主改革后,传统的佛教会否面对现代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他表示不太容易,因不丹几乎大多数的民众都信佛教,从小就在佛教氛围中长大,信仰不容易被改变。而不丹政府有限制观光旅客人数,对于环保与环境生态有一定的关注。面对现代资讯的冲击,他乐观的认为是利多于弊。“现代人学佛变得更容易,一上网就可搜索很多有关佛教资讯,学佛更方便!”不过他感叹现代人不信因果,不能控制情绪的波动,心理有很多压力,导致很多现代人面对精神文明病,因无法化解而走上绝路。 现代人需要佛法 “其实佛法对心的改变很有帮助,能化解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因此现代人很需要佛法,弘扬佛法很重要,要努力去推广!”尼玛堪布仁波切在2006年到台湾的台中设立中心弘法,他的华语是在台湾学的,主要是通过台湾电视剧学来的,虽有时在咬词上不太清清楚,但说得蛮顺畅,遣词用句也蛮准确,相当难能可贵。针对目前藏传佛教流行办法会引来一些弊病,尼玛堪布仁波切表示法会有接引功的能,但要让信众真正理解佛法,还是要以弘法为主,要传达佛法的义理。他表示佛法太深太广,要一步一步的修学,而“画唐卡”也是其中一种方便法。 学佛要经过3个阶段 尼玛堪布仁波切表示学佛要经过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听闻佛法。人生无常,一般人不会活超过100岁,生命很短,不要浪费。他建议学佛要闻思修并重,要到处参学。 第二阶段是去弘扬佛法,将离苦得乐的佛法分享予更多的众生。第三阶段是闭关修行,一心往生极乐净土。他表示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我现已60岁了,我想再弘法利生几年后,我就应去闭关修行。”对于现代人学佛,尼玛堪布仁波切提出一些建议。他表示佛教徒一般上分成两种,一种是拜佛烧香式,不太重视经典佛理,信仰较表面的信众群。第二种是努力精进提升的信众,他们会深入经藏去理解佛法,并且会去实践去修行。 “这都要看自己的能力与根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要看自己当前与当下的因缘!”尼玛堪布仁波切强调学佛要多理解佛法,要深信因果,更要多读经典。 “人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要只是赚钱与享受度过一生。要学习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唐卡小字典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兴起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其表现题材广泛,涵盖宗教、历史及民俗山容等诸多领域,因而被誉为“西藏的大百科全书”。 ◆唐卡绘制流程十分严谨,包含宗教仪式及手工制作这两个内容;宗教仪式以绘制前的祈福及完成后的开光仪式为主,其手工制作方式包括绘画、绎丝、堆绣等。 ◆任何种方法制作的唐卡,最后都经过“装裱”手续,即在画心周围镶缝锦缎,上下再装天地杆,以便使用时张挂。 怎样判别唐卡的好坏 ◆可分两方面,其中,最主要是看画面呈现出的感觉是否庄严,所绘的内容与形像是否合乎规矩;其次,是看绘制的功夫是否到家、精湛。 ◆唐卡有竖幅的,也有横幅的。制作方面,手法多样,除了直接在棉布或丝绢上绘画外,也有用刺绣、编织、缝贴,以及版画印刷来表达的。 尼玛堪布仁波简介: ◆不丹国宝级佛学博士。 ◆9岁出家,17岁在南印度南卓林寺宁玛派佛学院修习佛法,获贝诺法王认证为合格的堪布(佛教博士)。 ◆精通唐卡绘画,曾在印度南卓林寺负责画过最大一幅的唐卡,有二、三层楼的高度。 ◆现任不丹具800年历史的塔巴林寺住持。由于塔巴寺年久失修,尼玛堪布发大愿重建,现寺庙重建工程已完成70%,尼玛堪布亲自绘画塔巴林寺的唐卡佛像壁画。 ◆2006年到台湾台中设立中心弘法。因长期在台湾弘法,能说相当流利华语,也常受邀到印度、泰国、柬埔寨及美国弘法及讲座。 ◆3度来马弘法。 尼玛堪布仁波切法会与唐卡展 祈福消灾大法会 日期:6月21日 时间:早上9时30分至下午4时30分 地点:沙登新村华文小学(一)校 电话:Miss Sia016-3311131 国际宗教与文化艺术画展 日期:6月14日至21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吉隆坡蕉赖民政大厦

行出神的方式

$
0
0
严莲爱是退休教师,大专时主修职业教育,毕业后在工艺学院教家政学。 旁边有所盲人学校,空闲时,严老师为他们导读文本预备考试,期间也教手工,她发现有些盲学生很喜欢做针织活儿,想服事这群体的心志逐渐萌生。职教合约期满,严老师进修特教课程一年,后被派往热水湖女中教导教育部“视障计划”下的一批盲学生,而这一教就教了34年。 政府于2005年设立一所特殊学校,集中教导特殊学生。校方让严老师教导普通学生,但严老师婉拒,决定迎向另一阶段挑战——向教育部申请教导特殊孩子。教育部停止该校视障计划,派严老师前往另一间小学教导智障孩童,这一次也是教育部首开先例,在印度小学开展特教计划。 在设备、生源等均无着落下,严老师在年终假期开始与校方讲解和协商如何开班。开学第一周,预备好教室教材却没有学生。严老师与老师们沟通看班上是否有学习迟缓、过动、自闭等特殊学生。严老师向福利部申报为特殊儿的学生,家住学校附近的也被派到该班学习。这项计划包括特教幼儿园。开学首月,特殊班与幼儿特殊班各一名学生,严老师和同事各教导一人。三、四个月后,人数陆续增加。 提供融合教育 “要使计划顺利进行,双方要配合好。比如,帮助普通班老师,当自己有急事,他们就会帮助看顾我班上的孩子。校园活动一起筹办,所有学生没有区分,运动会、演唱会、教师节、露营等,休息时段也一样。虽然特殊计划在学校属于独立课程,但特殊学生也是该校学生,因此双方要融合。这也是教导、训练孩子‘融合教育’的机会。当特殊孩子走‘远’了,巡查员会领他回来;有的特殊孩子会打人,但沟通得来时,他们会玩在一起。” 除了教学上被分别出来,特殊班学生获得与普通学生同等的教务待遇和权利。有些学生物质资源缺乏或需要其他帮助,严老师会召集人际网络为他们招募援助,如送新校服、带他们看专科义诊等,且经常与家长沟通孩子情况。严老师诚心地付出帮助孩子成长、不计较种族关系,使她取得家长们高度的配合。 当中,有一名过动症学生,严老师用几个月训练这孩子端坐进食。在平时训练和用餐时间,与他面对而坐,严厉而持续指导他。有一次的印度新年,云顶集团邀请严老师和学生参加庆典。能在酒店吃自助餐时使用叉匙,公关人员见状诧异,赞扬孩子们训练有素呢! 两年后,严老师被调往其他学校任职,协调特教计划和支援该校老师。 引导生命需付出时间 严老师距离退休还有两年多已思考退休计划。曾有同行邀请她到阅读障碍中心服务,但她拒绝了。后来与前学生夫妇合力在2010年开设“Breaktru Enrichment Station”飞跃特教中心。 来到中心的孩子们,先做运动治疗、导读故事,过后分组学习。有的上美国家庭教育课程,不适合学术学习的孩子则做一些职业训练,如手工或烹饪。每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新概念,孩子们都须花上数月时间才能掌握才会熟练,若父母配合进度就快。好比庆祝佳节,中心通常在两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活动,每组孩子由三、四名老师指导着手制作材料,孩子们非坐着等供应,而是按照能力分配任务。例如处理包菜时,若孩子手部肌肉控制不灵活就用撕的方式,低龄孩子用塑料刀切食材等。待掌握能力提高了,手撕包菜要学习用塑料刀切菜,用塑料刀的改用真刀切菜。 “无论是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有的特殊孩子能理解也会表达,有的不会。那么就得慢慢和他们说;教导新事物时,每天重复操练。同是上帝所造,要接受他们如一般孩子,尽可能如常地教导,给他机会学习,只需比平常孩子多付一点时间。若施教者预定他们‘很多事都不会’,他们就会缺乏、失去很多。” 每3个月与父母沟通 孩子的技能和身量一天天在增加,Breaktru的老师们知道中心能给予的毕竟有限,因此每3个月与父母沟通,探讨双方能如何协助孩子走得更远。 “我会问父母,‘你们希望看到孩子有怎样的突破?’父母把孩子送来先稳定他们的状态,同时,观察孩子的兴趣取向,我们再设法帮助他们建立基础,待到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了,再帮助他们与社会接轨,如到其他地方深造。 “Elaine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她学习迟缓,课业压力造成情绪障碍,勉强念完小学,后来越发厌恶学术型学习,还形成行为问题。来到中心6个月后,她展露出对美术与手工的喜好,也开始接触烹饪。去年学做蛋糕有很大突破,可做来卖和提供给婚宴与活动等场合。有了基础语文训练和烹饪训练,她的父母计划在两年后,待她17岁时,送往台湾进修烘培。” 严老师对老师们的责任要求严谨,尽全力看顾好特殊孩子。曾有老师在学校教书时失责,导致一孩子被其他小孩咬伤面部,严老师不逊情面地责备该老师。严老师身体力行,实践按信仰的方式工作,“God's love give in that way”,使属下的老师和家长皆信服。 让父母卸下心头大石 由于看待孩子们的眼光与做法不一样,孩子们的表现就不一样。他们在教育文凭中取得标青成绩、不再破坏书本、胡乱打人、举止端庄、有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等,这一切无不教父母卸下心头大石。父母知道孩子是神的创造,有神的眼目看护着,一家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有两个砂州视障学生和我们一起生活两年,大学毕业后都回砂州教书,很尽责,也结婚生子了。其实,帮助一人就能帮助一个家庭,也在造就有爱心的新生代。要引导一个生命需要花时间。看到新生命能带来新生命,是值得投资出宝贵时间的。”

竹庆本乐仁波切佛法分享 多点佛法 少点戏法

$
0
0
日前台湾艺人阿雅被媒体揭露其丈夫是竹庆本乐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引起了纷纷挠挠的“新闻”。竹庆本乐仁波切在推特写下:“All we really need is More dharma and less drama!(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多点佛法、少点戏法!),该句话其实引述自其著作《叛逆的佛陀》。现特整理该文章精要以让读者体会当中的内涵,并了解藏传佛教的仁波切制度。 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一种叛逆的潜能,大部分时间它都静静休眠着,直到某些时刻才被激发而出。 这时,我们如果能以智慧与慈悲孕育它,引导它,它会成为一股正面的力量,将我们从恐惧与愚昧无明中解脱出来;然而如果它的出现是以一种充满愤怒、不平、自私自利的方式,神经质的展现出来,那就可能变成一股破坏性的力量,那时它伤害我们自己的程度,不亚于对他人的伤害。 所以在我们的自由与自主性面临威胁,叛逆的潜能浮现的时刻,我们是可以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反应、如何引导这股能量,让它在我们省思观照的过程中扮演部分角色,带领我们省思观照,带领我们得到了悟,不管这了悟是迅速到来或经年累月之后。 活在迷惑和恐惧中 根据佛陀的说法,我们的自由,从来就不成问题。我们生来就已自由。“心”真正的本性是觉醒的智慧与慈悲。我们的心一直都是光明灿烂的觉醒着、觉知着,不过,我们却总是被恼人的念头和随之而来动荡不安的情绪所缠绕,活在迷惑和恐惧之中,找不到出口。 我们的问题在于见不到自己最深层的真正面目,认不出自己本质的威力,只相信眼前看得见的现实世界,信以为真,直到某些事情降临——一场疾病、一次意外、一次大失所望……才将我们从幻象中摇醒。 这时,也许我们才会准备好对以前信以为真的事物提出质疑,并且开始寻找真正有意义而且恒久的真理。一旦迈出了这一步,我们就走上了追寻自由的解脱之路。 在这解脱之路上,我们所要做的是让自己从“假象”中解脱;而要从假象中解脱,必须找到真相;而要发现“真相”,就是说要从所有我们创造出来的假象,不管是世界的假象、自我的假象,或文化与宗教制度中伪装成“真相”的假象之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 分辨戏法与佛法 首先,我们必须行看自己生命中的“戏法”,不是用平常的眼睛看,而是用“佛法”之眼来看。什么是“戏法”(drama)? 什么又是“佛法”(dharma)?我想可以这么说:“戏法”是那些“演得好像真的一样”的假象,而“佛法”则是“真相”本身-事物的真实面貌,那不会随着潮流、心情或每日行程表而变化的根本实相。 要把“佛法”变成“戏法”,只要加上一出好戏所需的戏剧元素:情绪、冲突与动作……只要营造出“有一些意义重大、事态紧急的事情正发生在戏中人身上”的感觉就行了。 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戏法”一开始可能只是来自一些简单的“事实”: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正在做什么事……但这“事实”一旦被情绪和概念火上加油,马上就发展成“纯幻想”,而且变得像梦中的故事情节一样难以解读,面目难辨。 于是,我们所认定的“真实”就与原本的实相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见到真实面貌的能力,没办法分辨“事实”与“幻想情节”之间的不同,也不知道怎么生起一种自觉或智慧,将自己从幻象中解脱出来。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分辨出自己生命中的“戏法”和“佛法”的不同。它们看起来是那么的相似,真是难以分别,不管在东方或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样。 如今我从都市人的角度,回首早年在寺庙里的童年时光,那段为了生来就要扮演“仁波切”这角色而接受密集训练的岁月,我发现在某些方面,这两种生活方式还真没什么不同。 那时候,跟现在一样,生活中的“佛法”和“戏法”交织在一起。年少时,我必须肩负一大堆令人咋舌的责任,必须护持心灵事业,进行各种仪式、典礼,维系传统文化的运作模式。然而,有时我真看不出这些事到底有什么意义,它们和真正的智慧之间有什么关连? 虽然当时我还太年轻,不懂得这是什么感觉,但这小小的疏离感却驱使我开始探寻: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因而是真有意义的)?而哪些只是假象而已?对我来说这真是难题,这是一出我个人的戏法,我第一次尝到叛逆的滋味,它挑战着我的身分认同、挑战着我在这传统中生来就要扮演的“未来导师”角色。 不过,它也同时将我推向佛法,我自己对真理的追寻就从这里开始,开始于疑问,而不是答案。 跳出宗教戏法 如今东西方之间原本的巨大差异,已经前所未有的消融于全球化的趋势中,全球化为我们带来共同的麻烦,也带来共同的希望。从印度新德里到加拿大多伦多,再到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人们一样用Skype沟通、谈生意,上脸书分享大小事,上YouTube看一些无聊的影片,再一边喝着星巴克咖啡。我们也都同样承受着恐慌症与忧郁沮丧之苦,只是我可能服用“镇静剂”,而你采用中医药方。 然而每个文化也各有其聆听世界、观看世界与诠释世界的方式。当某个社会运用它自身的历史、语言和心理特点的力量,让真正的、觉醒的佛法传承能在该地维系不坠,那真是一件值得感谢的事。因为,欢迎一个崭新、有趣的心灵传统进入自己文化之中是一回事,要让它维持新鲜有活力,那又是另一回事。 当这传统开始老化,变得稀松平常的时候,我们就变得既盲又聋,看不到它的力量,听不到它要告诉我们的讯息,那时它就变成跟其他一些我们表面上恭敬以对的事物一样,其实已经很少受到我们的真心关切了。任何事物与我们之间一旦失去了真心的联系,不管那是我们收藏的一套旧漫画、一枚结婚戒指,或是一种心灵信仰,或许它会陪伴我们终身,但却已经只是生命中的背景杂音了。 总在历史中改革与更新 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佛教总是在历史中一再改革与更新,一再地挑战自己,测试自己。一个佛教传统如果不能为其中的修行者带来觉醒与解脱,那么它就已经不再忠于自己的思想,也不再发挥它的作用。当文化形式已经与智慧脱节,也不符合当初制造它的用途时,这样的形式中已经不再具有令人觉醒的力量了。 这些佛教形式本身已经变成了假相,变成一出宗教的戏法,也许有够暂时取悦我们,却不能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而且到了某个时刻,反而会成为让我们失望与灰心丧气的原因。最后,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在我们心中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对于形式化权威的反感与抗拒。 戏法带来痛苦 我在印度锡金的寺院里长大,周围不是流亡的西藏人就是来自喜玛拉雅地区、尼泊尔、不丹各部落的村民,这让我充分感受到“多元文化”与“多元信仰”的多采多姿与挑战性;不过直到我14岁去了纽约,以及稍后20来岁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与多元信仰。 然而我在北美所感受到的“文化挑战”,与我在欧洲、亚洲或致力保存佛教传统价值的喜马拉雅山区所见并无太大不同。既然文化力量对我们生活影响至关重大,不论这影响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认真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确,有些传统形式中仍然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管道;但另一方面,有些传统不但早已失去它最初的智慧,而且其中毫无慈悲心可言。 被不合理价值观困住 从歧视“贱民”的印度种姓制度到19世纪西藏的封建统治,从欧洲猎杀女巫的火刑到美国奴役黑人的历史,那些造成苦难的不公义行为,根本完全丧失了理性与智慧,但却能够不受质疑地存在那么久。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被社会、宗教、文化等不合理价值观的强大压力掐着脖子走,我们就被困住了,毫无喜悦可言,放眼望去只有痛苦和越来越多的束缚。 真正的智慧,没有任何宗教与文化的“戏法”,只会带来宁静与快乐。 然而我们却常常害怕真理,却对“戏法”上了瘾。想要看一出真正的大戏吗?不必开电视,这出戏就在你的生活里,其中充满了情绪、焦虑与愁绪;想要聊一聊这出戏吗?不必上网路聊天室,各种闲谈和八卦就在你脑海的念头里。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物质享受,这么多娱乐,以及24小时全年无休不间断的吸引发心的事物,却还是发现自己一天下来多少总有沮丧的感觉,我们不晓得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一点,而没有罪恶感。就算今天过得很开心,我们发现自己还是会自问:“我值得这么快乐吗?我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来换取这一切吗?” 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戏法上演之处,就有痛苦。痛苦会一再一再出现,直到我们能够看穿这出“戏法”而见到“佛法”,也就是见到我们的真实面目为止。 佛学小词典:为何仁波切可以结婚生子? 藏传仁波切能否结婚生子,是依据戒律。 佛教传承下来有很多种戒律,有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也有菩萨戒、瑜伽士戒、三昧耶戒等。 像皈依佛、法、僧,且受居士戒,则称为居士,居士戒只有5条(杀、盗、邪淫、妄语、酒),但接受为正淫,所以可结婚生子。 比丘与比丘尼的戒律有250条以上,禁止一切淫,因此不能结婚、生子。 瑜伽士戒,重在心戒,并不禁止淫行,可以结婚、生子。 很多仁波切是瑜伽士 瑜伽士戒,在中国断了传承,主要在藏传佛教中传承了下来,所以藏传佛教中很多瑜伽士。很多仁波切都是瑜伽士,也有的仁波切受持的是居士戒,有的仁波切则受持的是比丘戒。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仁波切能不能结婚——那得看受的是什么戒。 表面上看,瑜伽士戒很简单,条目也没比丘戒多。但事实上,瑜伽士的戒律其要求都在境界上。所以瑜伽士的每条戒律都含摄大量的密乘戒律。 竹庆本乐仁波切简介 ◆藏传佛教宁玛派与噶举派新一代学者与老师,在美国居住超过20年。 ◆1965年出生于印度。1992年至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读。 ◆常年在全球各地弘法教学。已出版中文著作有《狂野的觉醒》、《离死之心》、《普贤王如来祈愿文》、《佛陀佛陀请开门》、《没有我时我是谁》等书。
Viewing all 18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