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宗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2

复活节特辑:遥想复活

$
0
0
记得初信时,一次查经,我问为何复活必须是第三天,招来带领的姐妹当头棒喝,说是第三天就是第三天,不应质疑,我感到似乎不慎触犯天条。问不行,人还应该有思考的自由吧。 基督教有不少教导是要付诸行动的:做光做盐、行善、饶恕人、施怜悯等等。可是每当想到复活就是一愣,不知拿它怎办好。它,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到、知道它存在,却只能从远处观望。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否则我们的信也枉然,可见复活是主立下的基石,无人可代劳。但我们不能叫人复活,虽也曾听说远在非洲与柬埔寨信徒祷告后有死人复活之事,毕竟它在日常生活中连偶然发生也谈不上。唯一可做的是望着它遐想。 年岁增添,经历多了,会有更深的体会。 一次追思会,礼仪完毕照例与众人排队瞻仰遗容。虽也知道经化装师处理,那安详的脸孔却是错不了。根据《圣经》,他不是死了,而是睡了,正等待复活的那天。想象这副躯体有一天会起来,复活的神秘更是有增无减。那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保罗曾说,主耶稣再来时从天降临,去世的信徒要先复活,与存留世上的信徒一同被提到云中,与主相遇,永远与主同在。与其说那是天方夜谭,是世代持守最久的神话,不如说那是天大的奥秘!主耶稣既然已死里复活,他再回来,把我们提到云中,亦非难事。 两极对比皆在曲中 一个星期日下午赴国油音乐厅,只因马勒的第二交响曲,题为“复活”。马勒的交响乐中生、死、祸、福、明、暗并列,各种两极对比都在其中,甚至重叠。第一乐章的一些高潮是残酷的爆破,震耳欲聋,浓密的音海体现一种人无法胜过的力量在肆虐,人只有哀号、呻吟、甚至歇斯底里地嘶喊。在厚重的音响中,马勒将人定胜天撕得粉碎。 一个多钟过去,苦难中夹着对永恒的憧憬,最后乐章有大型合唱配合。据说马勒写作此曲时,一直为终曲的复活选择乐器而伤脑筋。后来他参加某丧礼,听到教会诗班献唱,突然灵光一闪:要加入的“乐器”非人声莫属!的确,即使听者不明白歌词,加入合唱是恰当不过的。复活本是身体活过来,理所当然要让上帝造的乐器——人声来颂扬。在这终极的关键点上,人不能缺席,不能假手于乐器,人的声音要发出,这为神为人而设的大结局而发出大赞美! 复活音乐渐次推向高潮,简直雷霆万钧,人声齐唱,乐声鼓声齐鸣,令听众不能自己。曲终之前的一个转调是神来之笔,令人感到一种境界的提升,宛如天开了,让人得窥复活的荣耀。 复活节特辑 音乐是一种奇特的艺术,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仍不觉得长。复活是极大的盼望,而越大的盼望越要等待。马勒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先将世上苦难聚于一炉,接去终乐章的死亡、复活,功力非凡。听马勒,似乎是对这奥秘的预尝,从远处观望。虽未尽得,也已尽力揣摩,更持续引发遐思,意犹未尽。 真正的复活更美——我们去世的亲人、朋友,比我们先去的、遇害的、惨遭不幸的、失踪的,只要心中怀着信,都要在那复活里团聚,永不分开。人生不免有的各种缺憾,复活能将一切转为无憾,回头重看,感到人生与永恒挂钩,自有无穷的意义。 时候未到,我们只能尝试揣摩其意义,反复思考,即使用上一生也值得。因为时候将到,复活将成为现实,每个相信的人都在其中有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