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我牧区 约翰卫斯理寻根之旅
甫出机场,我们风尘仆仆、马不停蹄踏上3小时的车程,前往英国北部一个小村庄———爱华(Epworth),约翰卫斯理(卫理公会会祖)的出生地,兴致勃勃开始了“卫理宗寻根之旅”的第一站,心情丝毫不受时差影响。 我们抵达时,司机在宁静的镇上兜了几圈,才找到约翰卫斯理的父亲撒母耳牧师当年牧会的圣安德鲁教堂(St Andrew's Church)。...
View Article少了执着 多了办法 ——访佛教音乐工作者何灵慧
本地佛教音乐工作者何灵慧先后制作的三部佛教音乐剧都观赏过,但一直没因缘访问她。 这回由于重演《天心月圆》的原故,有机会了解其学佛与制作教音乐剧的因缘…… 1.试分享学佛因缘。 何灵慧:因为姐姐满香法师出家,所以有机会接触佛法。去到寺院就觉得很舒服,很亲近。 在美国念书偶尔也会到道场。 毕业回国后,自己念的电影及舞台制作在马来西亚的佛光山派上用场,协助拍了一些佛教纪录片,并参与一些大型佛教活动。...
View Article死亡,别狂傲
《死亡,别狂傲》这首诗的作者约翰唐恩(1572-1631)是著名的英国基督徒诗人,也是牧师。他的这首诗就像一篇文辞优美的讲道辞,来势汹汹威权慑人,且毫不客气地直接对死亡提出控诉……...
View Article菩提心是觉悟的心
策旺嘉措仁波切与本地信众很早就结下因缘,他在国内拥有不少弟子与信众,经常不定期来马弘法与教导信众。这回他是应邀出席由《慈悲》杂志主办的“三大传承法师心灵对话”的讲座会。策旺嘉措仁波切这回也顺道带来其第一本中文翻译的书《菩提心的入门指导》与本地信众结缘。...
View Article复活节特辑:遥想复活
记得初信时,一次查经,我问为何复活必须是第三天,招来带领的姐妹当头棒喝,说是第三天就是第三天,不应质疑,我感到似乎不慎触犯天条。问不行,人还应该有思考的自由吧。...
View Article永恒的憩园
现在中学生考《中国文学》,必须读一本姚拓改编的《憩园》戏剧。 书名虽为《憩园》,但围绕在憩园里的人物,一点都不能安息,没有一个人得平安。 建造“憩园”这座家园的杨家主人——杨老太爷去世几年以后,杨家第二代因家道中落而不得不争吵着要变卖“憩园”。后来,“憩园”终于被卖了,败家子杨痴梦自我流放,要给心灵赎罪,至终病死狱中。...
View Article传闻法师 以行动力行菩萨道
由传闻法师带动的“行者培训营”已迈入第十一个年头,并也进入第32期了。 现特走访“行者培训营”发起人传闻法师与传灯助教道和法师,分享“行者培训营”的因缘与成长点滴……...
View Article世界书香日特辑:住在人群中读《柬宣18年》后感
宣教的教会是合神心意的教会。透过宣教,信徒体现信仰,实践“大使命”。卫理公会在海外宣教的国家包括泰北、缅甸和印度。十多年前在泰北建立了25间教会和一所学校。缅甸南板的宣教事工始于2008年,而印度宣教始于5年前。 因为宣教,使我对刘素兰姐妹的著作:《柬宣18年——蒙福的宣教十架路》,特别感同身受。作者素兰在柬埔寨宣教,单枪匹马,一人上阵,“走进人群,住在他们中间”,而且一住就18年。...
View Article自他和宇宙间寻求平衡 ——王振威谈嘉旺竹巴法王的环保理念
由王振威居士翻译,嘉旺竹巴法王(Gyalwang Drukpa)所著的《快乐,一直都在》目前在台湾热卖,国内书店亦引进。嘉旺竹巴法王被誉为佛教的“环保战士”,现借“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特走访王振威,谈法王的环保运动以及他个人对教界“环保运动”的看法…… Q请分享你认识嘉旺竹巴法王的因缘。...
View Article台湾开宝法师月杪来马教导准提法门
(吉隆坡16日讯)吉隆坡准提共修会总会于4月27日至5月4日,礼请台湾十方禅林住持开宝法师莅临中南马各地弘法及主持共修会。 开宝法师是台湾辅仁大学食品营养系学士及硕士、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农业及环境化学博士,现任十方禅林住持。去年12月,开宝法师随首愚法师来金马仑主持准提七专修,委任为马来西亚十方准提学会及吉隆坡准提共修会顾问。 法师弘法行程...
View Article一起阅读 一同共修
今天是“世界书香日”,嘉旺竹巴法王所著《快乐,一直都在》的中译者王振威居士,特分享翻译过程的喜乐,以及阅读与修行之间的意义。 Q.《快乐,一直都在》这本书带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书的主题是什么? 答: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是——快乐是本具的、当下的、圆满的、不求自得的,而书的主题即是其题目——快乐,一直都在。...
View Article智慧理财
自政府宣布落实消费税(GST)后,商家忙着学习如何运用新的经营模式,买家纷纷大量购物以备消费税的到来。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该如何智慧理财呢? 年幼时,黄庆伟律师总是乐此不疲听长辈叙述下南洋以及如何克服各种困难等故事,也从他们的经验里汲取人生智慧。自嘲是“黄毛小子”的他盼长者多向年轻人分享学堂里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作为年轻一代的人生门道。...
View Article卫塞节特辑:卫塞花车游行 走出佛教光荣之路
对雪隆的信众来说,卫塞节印象最深刻的应是一年一度的“塞花车游行”,现走访“联合庆祝卫塞节委员会”的主席黄逢保居士,谈“卫塞花车游行”的由来,以及它所带来的意义与功能。 黄逢保居士是“联合庆祝卫塞节委员会”的主席,他是佛教界的元老,熟悉佛教界的人都认识他。我从初学佛就听闻他的名字,但还是第一次面对面访问他。 首先我请黄逢保居士分享吉隆坡卫塞花车游行的由来。...
View Article来个全然医治
几年前陪妈妈到马大医院看医生时遇到一位前同事,闲聊了几句。原来他的心脏有问题,7年前因心脏血管阻塞,在国家心脏中心进行吹球打通血管,如今心脏血管又阻塞,需作同样的手术。 我问他:“怎么会又再阻塞呢?”他坦言道:“应该是没有改变生活与饮食习惯,还是常吃肉骨茶等肉食,又没运动,血管又阻塞了。”...
View Article主耶稣,请把我的愤怒带走
受访者:陈雅美(退休保险业务员,73岁) 生病期间,陈雅美四处寻医。她育有一对子女,孩子结婚不久、孙子尚幼,因此极渴望活下去。朋友们向她传讲福音,当时将信将疑,只希望主耶稣能救她。 住院动手术前后,陈雅美常读《圣经》和祷告。“两个孩子是导游,动手术时他们都带团,那时就读《圣经》,主耶稣好像就在身边守护着,心中有平安。”...
View Article佛法会让我快乐吗?
当今公认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佛教畅销书作者以及导演的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将在5月11日到吉隆坡与信众见面,并有场公开讲座《佛法‧金钱‧权力》,本报是合作媒体,欢迎公众前来聍听。 快乐,是形容所有人类共同目标的一个概略名词。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快乐”的意义以及如何去达到它,却是众说纷纭。...
View Article又见曙光
上帝是奇妙且又全能的神。我常在想,我要如何经历祂的奇妙和全能呢?我真不明白祂是如何的奇妙和全能…… 2012年6月9日,我深深地经历祂奇妙和全能的带领。一般人是怀胎十月,但我的儿子却在母胎26星期又6天便出世了(早产92天)。...
View Article尼玛堪布仁波切 画唐卡也是一种修行
尼玛堪布仁波切(KHENPO NIMA)是不丹国宝级佛学博士与唐卡画师,画唐卡数十年的他在因缘具足下,即将在6月于我国举办他生平的第一个唐卡展,现特访问他有关画唐卡的因缘与学佛的意义。 唐卡篇 来自不丹的尼玛堪布仁波切有堪布(佛学博士)之称誉。首先请他分享画唐卡的因缘。...
View Article行出神的方式
严莲爱是退休教师,大专时主修职业教育,毕业后在工艺学院教家政学。 旁边有所盲人学校,空闲时,严老师为他们导读文本预备考试,期间也教手工,她发现有些盲学生很喜欢做针织活儿,想服事这群体的心志逐渐萌生。职教合约期满,严老师进修特教课程一年,后被派往热水湖女中教导教育部“视障计划”下的一批盲学生,而这一教就教了34年。...
View Article竹庆本乐仁波切佛法分享 多点佛法 少点戏法
日前台湾艺人阿雅被媒体揭露其丈夫是竹庆本乐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引起了纷纷挠挠的“新闻”。竹庆本乐仁波切在推特写下:“All we really need is More dharma and less...
View Article